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中国梦实践者】刘守仁:献身边疆60年 一生只为“一只羊”

2017-06-23 21:12:29    央视网  参与评论()人

央视网消息:在世界育种届,培养一个新品种要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新疆,有一位仅用了10年的时间便育成优良细毛羊品种的人。不仅打破了百年的神话,而且结束了我国没有细毛羊的历史。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刘守仁。

刘守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军垦细毛羊之父”。

富家子弟到边疆 繁育国产细毛羊

刘守仁出生在苏州一个富裕的家庭,江南水乡,风光旖旎,这一切都没能把他留在家乡。1955年秋,刘守仁从南京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和同学们都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报效祖国的理想,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个寒冷刺骨的冬天,一辆进山拉木头的嘎斯车,把他搁在新疆“紫泥泉种羊场”。从此,刘守仁的命运就和这里连在了一起。紫泥泉种羊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石河子市紫泥泉镇。名叫“种羊场”,其实并无“种羊”。牧工们放养的多是属于粗毛羊的土羊。

当时国家急需细毛羊,用其细毛作纺织毛料,但国内没有培育出来,只能依赖国外进口。“国家急需好羊毛,哪能等上100年!”身为畜牧技术员的刘守仁下定决心,要让全国人民穿上国产原料制成的毛料衣服。在种羊场的一间土屋里,他开始实验,要把从苏联引进的阿勒泰细毛羊羊皮,“披”土种羊身上。

献身边疆一甲子 换得土羊变金羊

为了尽快掌握细毛羊的繁育技术,刘守仁把家搬到了草原深处,长期住在帐篷里。他跑遍方圆百里的大草原,与哈萨克牧工同吃同睡,白天是牧羊人,夜晚钻在地窝子里整理资料。他始终牢记大学期间一位老师的话:“有一天你发觉动物的粪便是香甜的,你才算是学到真技术。”

“没有实验室,墨水瓶当试管,铁皮、竹片当试验工具,放大镜当显微镜,镊子当计数器”,“瞪大眼睛数一平方厘米有多少羊毛,一数就是三四个小时,双眼酸痛直流泪”。沐浴着日落日出,刘守仁在早出晚归中一干就是60年,先后培育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两个新品种、9个新品系。刘守仁创立的“血亲级进育种法”“品种品系齐育并进法”“三级繁育体系的创建”等理论,加速了科研和育种周期,为我国细毛羊种质资源做出重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