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父亲去世女儿写长信感恩医生 不少医生看完都流泪了(2)

2017-06-17 09:11:46    长江日报  参与评论()人

手术得到了较好效果,关先生的吗啡口服量成百倍降低,饭量也增加了。

出院后,在周伶同意下,医患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除了关女士及她的母亲,就是周伶和熊秋菊。“我母亲每天记录父亲用药、饮食的情况,发到群里,再听医生的建议对药量调整”。

出院后一个月,因肿瘤发展,关先生的体力很难承受坐车,不能从徐东的家里赶到古田的市四医院了。周伶和熊秋菊主动提出上门换药。关女士说,从没想过上门换药这种“待遇”,刷新了对医生的认识。

门换药共有2次,3月23日第一次,还是周伶的生日,换完药又赶回医院手术。第二次,熊秋菊下夜班后,赶到老人当时打营养针的普仁医院换药。

4月17日老人因肺部感染不幸离世。关女士说,由于止疼泵的保护,父亲有两周时间能坐起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重温天伦之情。走得也没什么痛苦,在生命最后阶段感受到尊严与温暖。

周伶说,“生死战友”是医患关系本来的样子,现在很多时候变成了矛盾,“在医患关系上,总得有人先走一步。医生真心为患者付出,他们是能感受得到的,找麻烦的毕竟是少数。”

【编辑:占思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