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这是作家贾平凹在其《看戏》一文中的说法。他如此描写农村看戏时的盛景:“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树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此情此景,让我想起小时在农村看戏时的情景,那些年月,乡戏可是乡村节庆的重头戏。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农村的群众看不到戏了。
近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戏曲进乡村,可谓农村群众期盼已久的好政策。
戏曲如何进乡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要求,县级人民政府将戏曲进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乍一看,操作起来简单,政府花钱,请一些戏曲院团进乡村表演即可。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送下去的戏,乡村群众喜不喜欢;二是戏曲进乡村,进去了能否留下。
我国戏曲多以传统剧目为主,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构成了传统戏曲的主要题材和内容,而这些跟当下的乡村生活是有距离的,乡村群众未必爱看。因此,送进乡村的戏不能一味把传统舞台上的剧目照搬过来,如有条件,应该多创作一些反映乡村现实生活的新戏。另外,我国现存戏曲剧种数百个,哪些该送,哪些不该送?京剧、昆曲固然高雅,但阳春白雪的东西有时难免曲高和寡。笔者以为,送进乡村的戏应该以地方戏为主。一方水土养育一个剧种,地方戏最能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而且地方戏面临的生存危机比京剧、昆曲等“高大上”的剧种要严重得多,送地方戏进乡村能够让其与产生这个剧种的土地上的观众重新连接,对地方戏的传承发展有很大帮助。
戏曲进乡村,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乡村群众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戏曲的传承。除此之外,笔者以为更深层次的作用还在于激活乡村文化的内生机制。当下乡村与城市的差距,不仅在经济上,也在文化上。文艺创作者大都生活在城市中,而乡村在文艺人才方面几乎是空白,所以无法用艺术的形式有效表达、传承自己的文化。因此,推动戏曲进乡村,不仅要把戏送进乡村,还要帮助乡村“育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