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丁一鸣、刘志敏):二十年前,香港政权交接的那一刻,永远铭记于心。时钟的秒针从1997年6月30日晚上11点59分59秒,摆到7月1日凌晨0点0分0秒,用了一秒钟,香港政权就实现了交接。但是,香港和祖国分隔了一百五十多年,文化回归、人心回归则是更加长远的历程。本台驻香港记者丁一鸣、刘志敏专访了香港特区政府前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由这位一直以来都全身心致力于香港的文化建设,立足香港、向全世界传扬中华文化的实践者,来谈谈文化回归、人心回归。
何志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初成名,是作为眼科医学界的顶尖专家。但就如同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大家一样,由科学起步,最终都转而关注文化。回归前夕,何志平作为特区政府筹备委员会成员,全力投入组建新政府、为香港未来谋划蓝图的工作当中。他当时就从文化入手,参与筹办了香港7月1日当晚在五星红旗下第一场大型民间庆祝活动,“全世界、各方八面的眼光都在聚焦着我们这场活动。要筹备也是相当的困难,筹备的时候场地不在我们手里面,都是在港英政府,那时还没有回归。演员、表演团体在筹备的阶段,还是在港英政府的操作之下。那时我们要邀请重要嘉宾出席,但是那时候我们是一个民间团体要请官方嘉宾出席,也是不太容易。所以种种的困难要求我们必须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才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好。当然,最好的、我们把最精彩的如愿放在7月1号晚上。各大明星、歌星全都出席,什么‘四大天王’都出席,加上有一场是南北合,是京剧跟越剧同场演出。”
为什么是文化?在何志平看来,“文化身份”是一个萦绕在香港人身上的深刻思索。早在中英就香港前途达成协议的时候,何志平就放弃美国绿卡,大包小包回到香港。海关关员不明白,香港人那时候一般都是移民往出走,这位医学博士怎么反过来了?而在何志平看到的,则是回归终于能让自己找到了“家”,“我18岁放洋留学,那是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那时候我跑到外国去,美国人问,你是什么人?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你是什么人?我一下子就呆了。我是一个什么人?我问自己,我是哪里人?我是香港人。香港是一个国家吗?不是。那你是什么人?我是中国人,流着是中国人的血,受的是中国的文化,但是我的国家在哪里?那时候我有一个觉悟,我是一个没国没家的人。那时我就希望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