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中国地震局:2020年建成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

2017-06-08 08:14:08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宇晨):中国地震局7日表示,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广科研成果应用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水平。

“这是面向公众的(app) ,它的主要的功能是公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建筑物设置简单参数,比如类型、年代、楼层,通过后台算法计算出这个地震下,您关心的建筑物的破损情况。”您家的房屋抗震吗?如果汶川地震、鲁甸地震发生在您居住的附近地区,您关心的房屋建筑破坏情况如何?当天举行的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的展厅上,除了有各种监测、预测地震的高精尖仪器、系统外,还有面向公众的房屋抗震评估App。

实践证明,防震减灾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贡献。尽管中国当前地震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国际相比仍存差距。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为实现2020年建成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将实施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以及“透明地壳”、“解剖地震”、“韧性城乡”和“智慧服务”四项科学计划,旨在认识地球、减轻灾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郑国光说:“透明地壳计划以‘地下清楚’为目标,全面开展地下结构和构造的探查工作;解剖地震计划以探索地震孕育机理为目标解剖典型震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我国地域特色的大陆强震理论;韧性城乡计划研究和采用先进的抗震技术和措施提高城乡赈灾的可恢复能力;智慧服务计划以公众明白为目标,全面打造提升防震减灾科技产品,服务国家和公众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当前大量科研成果涌现,如何加快防震减灾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地震科技攻击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郑国光表示,下一步,中国地震局将在两个“一公里“上下功夫,提升防预能力。

郑国光说:“要解决‘最先一公里’问题,从基础业务当中找出发展瓶颈,凝练科学问题,敢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敢于在地震科技无人区大胆探索,努力做出原创性的科技成果;要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科技创新活动贡献率,推进地震监测预警、建筑物抗震技术、赈灾快速评估等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提升社会抵御地震灾害风险能力。”

中国地震局表示,未来还要深化地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支地震科技人才队伍,并提出“到2030年,中国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强国之列”的目标。

关键词:地震科技创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