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条约义务,这一积极公开表态得到了中方的赞赏。有关国家使用“替代国”做法导致人为提高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对中国相关行业出口和就业造成严重损害,也给双方发展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带来重要影响。要解决全球经济动能不足这个问题,唯有通过不断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尤其需要营造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
当地时间6月1日,在柏林举行的中德总理记者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条约义务。德方的积极公开表态得到了中方的赞赏。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中德达成的共识对于遵守包括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在内的国际关系准则,维护贸易投资自由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基石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中国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这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数据的做法应当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但是,一些国家出于种种不公正考虑,始终将“市场经济地位”概念与此相捆绑,拒绝履行这一承诺。
此前,中方已经多次在多双边场合与相关世贸组织成员认真沟通,敦促其善意履行义务,按期终止反倾销“替代国”的做法。但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迄今没有履行义务。同时,其调查机关使用“替代国”做法导致人为提高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税率,对中国相关行业出口和就业造成了严重损害,也给双方发展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带来重要影响。
我们要看到,近40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和开放,中国在受益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也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开始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在国际贸易、投资、服务和技术转让方面与其他国家建立起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由2001年的0.53%上升到2016年的超过30%。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才是多方受益的合作共赢之路。那些试图无视和规避世贸规则,搞保护主义的做法,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