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首儿歌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在民间流传许多喜迎节日的习俗,如龙舟竞渡等庆祝活动;端午节,也是我国法定节假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端午节,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闻名世界的中华文明瑰宝。
回眸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眺望建国百年时民族复兴,习近平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传承:不忘历史,吸收精神养料
喜迎端午,中华民族创造出多式多样的文化习俗。包粽子,在春秋时期便有记载,到了晋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在唐朝粽子的形状就出现了锥形、菱形等式样,而在宋朝就已有将果品添入粽子的包法……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华民族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也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项重要庆祝习俗。在湖南汨罗市,赛龙舟前必须前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披上红布,供于祠中祭拜,然后将龙头安于舟上进行竞渡。不仅湖南,湖北、广东等地龙舟竞渡之前也有祭拜龙神、纪念屈原等民俗仪式。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包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拴五色线、插艾条、饮雄黄酒等多种习俗迎接端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习近平用“基因”一词为优秀传统文化打上鲜明烙印。
此外,习总书记还引用过屈原著作《天问》《九歌》《离骚》等篇章佳句。在他看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传承传统文化,折射出一个国家、人民对本国历史的态度。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只有秉持“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的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中华民族的成长。
创新:与时俱进,丰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