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4月经济数据续显供给侧改革张力(2)

2017-05-22 11:05:17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改革或伴随着阵痛,经济增速放缓是这一阵痛的直观表现。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较3月回落0.6个百分点,但小型企业PMI较3月增加1.4个百分点,为近两年高点,这意味着小企业的活力在加强。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较3月减少1.1个百分点,但高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2.3%和10.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8和3.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工业结构在优化。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其增速一直高于制造业,这意味着产业结构在升级。

痛苦指数(失业率与通胀率之和)是对这一阵痛更为根本的度量。首先来看失业率方面,从去年9月份以来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以下,今年4月调查失业率较3月下降0.02个百分点;1-4月城镇新增就业443万人,同比多增了22万人,4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万人。其次从通胀率来看,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2%,较一季度低0.2个百分点,较去年低0.8个百分点。受“三去一补一降”等供给侧改革措施的影响,失业可能会有所增加,但服务业与新业态的大量形成又为增加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推动结构改革,减少对货币等需求政策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通胀。总体而言,失业与通胀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且有向好态势,痛苦指数并未因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而上升。

改革与稳定向来是一对难以平衡的目标,鱼和熊掌往往不可兼得。然而4月份经济数据却让我们见证了供给侧改革的张力,进一步增强了对供给侧改革的信心。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提升了增长质量,优化了经济结构,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能。尽管工业与服务业增速较3月略有下降,但均属于结构性回调,产业结构、投资结构、需求结构优化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失业率与通胀率均稳定在较低水平,痛苦指数并未因改革的推进而上升。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不断完善、成效进一步显现、信心日益增强。未来还需继续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增长新动能、拓展发展新境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