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中国好电影变少,并非只是小鲜肉祸害的

2017-05-17 13:13:42    韩浩月  参与评论()人

中国好电影变少,并非只是小鲜肉祸害的

1、中国电影导演群不再有中流砥柱。以前有三大导之说,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还有贾樟柯、王小帅等第六代,他们共同支撑起来中国电影,且在不同阶段皆拍摄过好片。但在目前的市场上,他们都不再有过去的辉煌,新崛起的导演群如徐峥、大鹏、韩寒、郭敬明等,开始逐渐取代导演前辈们,当然,前辈导演对于电影纯粹性的坚持,也被新导演群体的商业化彻底冲垮。

中国好电影变少,并非只是小鲜肉祸害的

2、中国电影只有产品概念没有作品概念。现在的电影是被当产品来开发的,题材跟风,类型扎堆,大数据作为立项基础,小鲜肉成票房保证……从大公司到新公司,都充满了投机意识,都知道故事重要,却不重视编剧,都喊着改变中国电影的口号,却把精力财力都用在了拍烂片赚快钱方面。近十年来,国产片有一些好看的电影,却缺乏有实力成为经典的电影,完全是作品概念的丢失都所知的。中国电影以娱乐至上、观众至上的名义谋杀了创作。

中国好电影变少,并非只是小鲜肉祸害的

3、中国电影正在走向两个极端。商业片如《长城》,单纯地追求画面观感,故事大而无当,文艺片如《路边野餐》,注重作者个人表达,和观众之间缺少接口。如何能够平衡创作与观众之间的关系,让大多数电影人挠头。好电影的评价标准很简单,比如《驴得水》、《烈日灼心》等,既有商业看点,也有文艺表达,能够取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可惜具备拍摄出这种好电影能力的创组者太少,没法成为市场主流。

总结语:什么是好电影,其实观众与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在这个答案越来越清晰之后,好电影会逐渐慢慢变多。2016年是烂片最多的一年,所以给大家留下“好的作品越来越少”的印象,但相信随着这一波烂片潮过去之后,电影公司会重视自己的品牌,创作者会变得爱惜羽毛,从而愿意多花费一些时间精力来打造好片。中国电影市场仍然潜力无限,好片的成长空间早晚会被良好地利用起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