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玉死了,死于癌症,死于五十八岁,死于她回乡后的第三年,安葬她的,是他,被她一生抛弃的男人。
采玉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十八岁嫁给了一个有点手艺的大她五岁的男人。结婚第二年,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女儿;四年后,她生下第二个孩子,女儿。男人没有半句不满,一切照旧:勤劳肯干,侍弄好几亩庄稼的同时,还抽空给别人家做点零活贴补家用,只不过是少了能说会道甜言蜜语的能力。这点让采玉觉得不满,就像生活中少了阳光雨露般难受。
后来,在采玉的极力撮合下,采玉的大侄女也嫁到了这个村子——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
有了侄女,采玉觉得生活好了很多,也时常窜门到侄女家,家长里短,话桑说麻,也将对男人的不满诉说了出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一次她倒完苦水后,侄女就问她愿不愿意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顺便找个贴心的男人。采玉以为侄女只是随便说说,也就答应了!
然后,采玉失踪了,在男人外出做零活的时候失踪的,和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十二岁,一个八岁!
男人疯了般地四处寻找无果,心灰意冷之下,勉强生活度日,也会在想妻女之时,喝喝闷酒,心下祈祷有一天,她们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结果,真的在一天,他干活回来,他日思夜想的妻女们回来了,笑盈盈地站在院子里望着他。他喜出望外,扑上去抱着她们左看右看,愰若梦中。看够之后,他发现,采玉怀孕了,在离家三年后,怀着别人的孩子,回来了。
男人开始是有些别扭,但采玉的回归让他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他感谢上苍,也慢慢接受了这个孩子,女孩。
采玉并没有告诉男人,她是被自己亲亲侄女骗上了车,交给了几个陌生人的。她便去了外省,又有了一个老男人,老男人无能,养活不了她们母女三人,还经常打骂两个女儿。于是,她就偷偷跑了回来!她只是对男人说,她去了河南,那里天天吃面,极不习惯,就自己回来了。
小女儿出生后,日子变得有些艰难,紧巴巴的,男人怕采玉会再次突然消失,也不再出门去找零活挣钱,只是在家干干农活,照顾三个女儿,也喝喝小酒。
穷苦的日子让采玉又开始不满了,这次,她主动找到侄女,希望能再次带她出去过“好日子”。
这次,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采玉又失踪的。她带走的,是乖巧听话的十七岁的大女儿,侄女要求的。以及她放心不下偷偷带上的小女儿。本想也偷偷带走十三岁的二女儿,可极有主见的二女儿死活不愿跟她走,她也就只好作罢了!
男人不再找她,和二女儿父女俩相依为命,有关采玉的风言风语却让他们在村里抬不起头来了。
采玉这次去的是安徽,她又有了一个老男人,大女儿也有了一个大十岁的老公。大女儿虽然离她几十里地远,但她觉得不再那么孤独无助了。有时候也去大女儿那边转转,算是走亲戚了!
然而,小女儿却成了问题。和上次一样,老男人不愿意养这个“多余”的人,经常打骂不说,还不让女儿上学,经常不给饭吃。采玉万般无奈之下,将女儿送了回来。她自知无脸再见二女儿和男人,只是偷偷将小女儿送到侄女家,就赶忙离开了。
男人平静地接受了无家可归的小女儿,也尽量不再去提采玉和大女儿,没有再娶,带着两个女儿,过日子。
采玉再次返回家乡,已是垂垂暮年,时过境迁,物是物非,人是人非。
家还在原来的位置,只不过更宽敞平整,二层小楼,白墙红瓦。男人还是当年的男人,只不过老矣;二女儿已结婚生子,儿子正上初中;上门的女婿,勤劳朴实,就像采玉当年的男人;就连小女儿,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采玉回来,“家”里人并没有太多的惊喜,多年因为采玉这个母亲抬不起头的女儿们虽然默默无语,但她们之间二十多年的生疏怎么也无法弥补和逾越。
曾经被她几次抛弃的“家”,真的不在了!明白了这一点的采玉,自己在小镇上租了间房,以拾荒为生。
经常来看她的,是当年那个她一再嫌弃的男人。有时提点菜,有时送点米,来了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坐坐,抽两袋旱烟!
采玉没说,也无人诉说,已身患重病的她,是无处可去才回来的——安徽老男人已死,为老男人养大儿孙的她便被驱逐出门,她能想到的可去之处,只有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