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05家中央部门集中向社会公开了2017年的部门预算,并同时公开“三公”经费等有关数据。去年到今年中央部门花了多少钱?备受关注的“三公”经费有何变化?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各部门的账本是否更透明?
从2010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预算,到现在已经是第八年了。今年公开时间比去年整整提前了8天,今年也是历年来预算公开时间最早的一次。
提前八天也算新闻?看看《预算法》就知道了。《预算法》规定,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为什么这次会提前一周多公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3月1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央预算后,财政部立即启动正式批复程序,用一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部中央部门预算批复工作流程,并在3月24日完成了全部批复工作,比上年提前一周左右。
预算批复的过程加快了,有什么实际意义?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表示,这不仅仅是预算公开时间早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早落地、早见效。今年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公布很不容易,在人大会开完以后才能批复预算,这有一个信息整理的过程。这么短的时间整理完,说明政府对社会公众是高度负责,尽早把预算信息传达给社会,保障公民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