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娱乐观 | 《我爱我家》大电影:孩子大了,世界变了

2017-03-28 23:03:56    中国日报网  参与评论()人

 [摘要]旧瓶装新酒,媚俗地贴上当下流行的家产议题,就算内容再丰富,想必也只是落个鸡飞狗跳罢了。

腾讯娱乐专稿(文/一把青)

电影局立项公示,二十多年前情景喜剧的开山鼻祖《我爱我家》将搬上大银幕。据说,情节围绕的是贾家大家长傅明老人去世之后,家族内部的遗产纠纷。

且不论当年众多的演员,离世的离世,爆红的爆红,原班人马再聚首的难度多大,单是“遗产纠纷”这个主题,就让人大跌眼镜。事实上,这户杨柳北里202号的平凡家庭,之所以无可取代,是因为他是中国万千家庭的缩影,小公务员贾志新,唱大鼓的和平女士,退休老干部傅明老人,女大学生贾小凡,个个生动活泼,他们的生活未必一帆风顺,物质条件也并不富裕,但充满欢笑,还有小市民的儿女情长——当这一切被简简单单的“遗产纠纷”四个大字替代,就算能延续旧剧情《芝麻开门》里,一箱金银珠宝去无踪,全家寻宝总动员的线索,又如何?旧瓶装新酒,媚俗地贴上当下流行的家产议题,就算内容再丰富,想必也只是落个鸡飞狗跳罢了。

旧作新拍,都说重要的是情怀。《爱情公寓》演员在综艺节目上合体,回忆杀总能冲上热门,十多年前《武林外传》结束之后,“后八十回”的呼声亦一直延续,话虽如此,但西游记主题翻拍了一部又一部,褒贬各异,欠王家卫周星驰的一张电影票还了又还,也从没断了争议。固然,《我爱我家》陪伴一代人的成长,甚至在海外网站上,靠一遍遍反复温习以佐餐入眠的留学党也不在少数,可是问题是,旧梦之所以美好,在于他的不可复制性,所以随着时光的过滤,剩下的才会愈发美好,强行狗尾续貂,反而破了金身,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我爱我家》其实后来拍过续集,叫《圆圆的故事》,依然是贾圆圆的扮演者关凌主演,讲的是她长大了,工作后重回社区,处理邻里间鸡毛蒜皮的一连串小事,还有有姐妹篇之称的《我们这一家》,还是英达执导,原作里的二叔梁天担正,讲天津一家人的成长故事,但是都水花不多。

这两部作品中有一个巧合之处,主人公们都住在幸福里小区,仔细想来,从中恰可以对照出它们与《我爱我家》的距离:《我爱我家》里的一家子,并没有多么标榜温馨幸福,它甚至并没有多么大的野心,单纯靠的是剧情的推进,逐一呈现家人的沟通,邻里的相处,润物细无声,使观众忍俊不禁。在拍摄花絮中,坐在台下的王朔、陈凯歌、冯小刚,都笑的前仰后合。时不我与,当情景喜剧势微,剧本创作薄弱,后来的种种,只能靠罐头笑声和口号式的家庭标语支撑,再借些所谓情怀的余晖,留住一些观众而已。

另一方面,电影又与电视剧不同。哪怕在全球拥有巨大观众基础的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搬上大荧幕之后也照样反响平平。围绕日常生活的戏剧冲突,重点在家长里短,以短短一两个小时呈现,自然有操之过急之嫌,更何况,《我爱我家》之所以不朽,在于其每一个细节的可推敲性,墙上挂着的呼啦圈,早点盘子里的油条,茶几下的游戏机,每一个物件都有其来源,更有死忠剧粉,考据其台词中不乏《红楼梦》(旧版新版)、样板戏等出处,精雕出细活,英达与梁左,单是剧本就写了十个月,侯孝贤有言,深度在表面,然而,当电影电视一靠翻拍二靠IP,快速消费的潮流下,看准机会捞一桶金的目的昭然若揭,如此狼吞虎咽的居心之下,还有谁来打磨、延续这份细腻呢?

想起故事中的一集,贾圆圆离家出走许久未归,倔强的爷爷坐在沙发上,脑海中幻想一个又一个的画面,内容都是圆圆回来了,从幼儿园被警察叔叔送回来,到小学被老师送回来,再到青春期被男朋友送回来,最后是结婚生子和爱人一起回来——他对着空气扬一扬手,有些失落,也有些惆怅。

这或许就如同《我爱我家》的命运吧,虽然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平淡的日子要用一生讲完,但是孩子大了,世界变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