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面对刺死辱母者案 愤慨不能取代理性和专业

2017-03-26 00:22:17    [db:出处]  参与评论()人

这两天,山东一起辱母杀人案受到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儿子目睹企业家母亲遭人催债侮辱,拿起刀愤然刺伤四人,其中一人因失血过多死亡。不少网友认为,这个为母亲揭竿而起的山东汉子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判重了。

当“为亲人‘复仇’的行为何错之有?”的观点不断蔓延时,个别夹带私货的无端谩骂开始出现,以偏概全的激进言论开始冒头,有多少吃瓜群众被带偏了节奏,忽略了不要用舆论左右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意义呢?

翻看目前对该事件报道的评论,网友大叫“杀得好”“公安处置不力”“法院判决失当”,舆论已经出现了沦为裹挟司法的暴力的苗头。

就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媒体在报道中全程引用的是刘晓兰和于秀荣的说法,这二人中,一个是当事方苏银霞企业的职工,另一个是苏银霞儿子的姑姑。报道中对案发现场的描述全来自苏银霞一方的关系人。基于对事实真相的尊重,面对“孤证”,不妨让这个事情再飞一会儿。

对于司法和媒体应当良性互动的认识,已具有一定的普及度和接受度。舆论监督和干预司法的界限还是不能逾越。因此,在舆论场中,呼吁一定要理性,要克制的声音同样存在。

第一,毕竟被告人已经提起上诉,案件还在二审期间,冷静等待是对司法的尊重;第二,公安、法院还没有正式对这个事情的细节进行披露,现在就选边站队算不上“主持”正义;第三,黑社会、高利贷确实应该打击,但这应该独立于这个事件来处理,至于本案各类情节的认定以及最终量刑的轻重,请交给专业的人去操心。

人们渴望公平正义,也渴望真相。

所以,请官方尽快发声澄清一切,也请大家理性克制,别让舆论沦为裹挟司法的暴力,把属于法律的还给法律。(柯柯)

关键词:辱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