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自动发布新闻 > 正文

习近平执政以来三大建树:铁腕反腐赢得民心(1)

2014-08-13 17:37:13    中国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于今年10月召开,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根据以往四中全会的传统,全会还将聚焦党的建设,并进行部分人事调整。考虑到十八大以来,已有40多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这次全会势必将对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消息一经公布,便迅速占据了媒体的重要位置和时段。其实,十八大以来,聚光灯一直就没有离开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做出的每项重大决策,都会在第一时间成为海内外热议的话题。如今,距离习近平掌控中国这艘大船已经过去了一年半时间,他向人民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概括说来,至少有三大建树为人称道。

    铁腕反腐,“拍蝇打虎”深得民心

    反腐无疑是十八大以后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毫不遮掩地指出,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

    话虽说的平实,但力量却有千钧。这是新一届党的领导人对腐败的首次“宣战”,更是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2013年初,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一次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新理念,反腐新序幕从此揭开,力度空前的“反腐风暴”横扫全国。

    “打虎拍蝇”,剜除毒瘤。从李春城、刘志军,到薄熙来、徐才厚,再到周永康,一个个彪形“老虎”被揪出来,查处级别越来越高,落马速度越来越快;从“科长”到“村长”,从“迟到早退”到“服务态度”,一只只群众身边的苍蝇被拍扁,“蝇蚁之事”不再是漏网之鱼,只要违犯党纪国法,一样严惩不贷。

    涤荡“四风”,清扫痼疾。制度牢笼加速收紧,“四风”问题不再是小问题。刹住腐败,从管好钱袋子开始。各类新规相继出台,从节日禁令到衣食住行,再到公车改革,财政部与审计署在“管钱”方面形成合力;根治腐败,还要管住作风。从大的纪律原则,到小的工作细节,中纪委接连打出“组合拳”,全党作风加速转变,良好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孟子有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无疑,国内外的观察者、评论者都不得不承认,铁腕反腐是习近平上任以来赢得民心的一大政绩。

    力推改革,幅度和力度都超预期

    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闭幕,习近平首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面对中外媒体。在不长的讲话中,他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

    随后,履新不到一个月的习近平,将首次离京考察的目的地,选在了改革前沿——广东。他来到深圳莲花山公园,向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习近平用一种再清晰不过的方式,向世人宣誓了他坚定不移的改革决心。

    习近平说到做到。过去的一年半,中国改革的幅度和推进的力度都让国内外大吃一惊:

    2013年4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15个领域60项改革任务,为中国未来改革规划了雄心勃勃的蓝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