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昨天,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办组织市人大代表前往部分学校,对中小学招生考试改革情况进行视察。针对近日曝出的“4.4平米天价学区房”的消息,市教委主任线联平表示,北京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根据学位供需情况,提出具体要求。这意味着,“天价”学区房疯涨的态势可能被扼住。
1

天价学区房因何产生

    自2014年严格落实就近入学政策以来,部分学校的划片范围有所调整。严格按学籍、户籍就近入学等政策的施行。择名校变得越来越困难,因而“‘择校热’逐渐变成‘择学区热’。”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教育质量优质的小学学区的房产,这也让学区房价值一再飙升。
    家长买学区房纯粹是为了让孩子获得进入重点学校的资格,房子大小无所谓,环境差点也能接受。一旦孩子毕业之后,他们就会把房子卖掉。买学区房的家长大多都是这种想法。

2

学区房背后凸显的问题

  学区划分一时间似乎解决了教育不公的问题。通过学区的划分,学生都能就近就读名校或者重点学校。而事实上,学区划分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教育不公,仍然是个问题。学区房政策的本质是把教育资源和商品住房挂钩。这种捆绑式流通在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考验着不同家庭钱袋的深度。
    学区房的“天价”固然来自卖方,刚需的买方市场是强劲支撑。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则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学区房会不会像赞助费择校费一样,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死结呢?其实,不管是赞助费择校费,还是买学区房,都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因为优质资源的集中和稀缺,这才是症结所在。只有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才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才能消除学区房的市场基础。

3

细则出台买房未必能入学

  购买优质学校周边的学区房并不意味着能优先入校,因为优质学校不能单校划片,而是和普通学校搭配划片。买了学区房只是具备了优质学校随机派位的资格,能不能进还得看学校的容量和报名的人数等。
    按照相应规定,每个学校的招生范围每年都会公布一次,但招生范围的确定是以小区或者街道整体划分,这就产生居住地与学校虽然仅一墙之隔,却不一定能被划进家长想要选择的学校的情形。
    受到生源人数等影响,多数学校对每年的招生区域都会适当的进行调整,因此学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一些名校出现大幅增多现象,因此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就近入学进行微调。调整学区划分,势必影响到有就近入学需求的购房者。因此在购买学区房之前,购房者要事先向教育局、街道、学校招生办、派出所等有关部门了解清楚招生政策的变化,询问是否会出现学区重新划分的情形,特别是对于两个学区交界线附近的房产更要当心,别一不小心出现花重金而孩子无法上名校的尴尬。

4

学区房也不是非买不可

  学校好不好,老师教学水平怎么样只是影响孩子成绩的诸多因素之一,自身对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也许更能左右他的成绩。学区房对于一个学生成才的影响是不能被量化的,没有人能够保证买了学区房,进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学习的学生,之后的人生一定比在一般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成功。
    知识当然可以改变命运,但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并不唯一,家庭教育是历来中国教育中最为缺少的一个部分,很多家庭主要还是寄望于名校,将孩子交给学校。其实,家长本身就是孩子的老师,不要盲从名校,合理规划教育支出与教育理念,理性看待学区房问题。


分享专题:

 出 品: 中华网新闻中心

 制 作: 李 轶

 时 间: 2014.11.18

分享专题:
往期回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