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仁心仁术 无私奉献——记活跃在“非洲明珠”的白衣天使

2018-06-15 09:56:0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在外科病房,另一名援乌医生杨军正在为一台阑尾炎手术做准备。

杨军介绍说,自己每周大约接待40至60名门诊患者,做6台手术。工作量不是很大,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沟通和协调上。“大多数病患不会说英语,需要花大量时间与他们交流。”

每做一台手术,杨军都需要去仓库借“电刀”,无论手术忙到多晚,还要亲自抱着归还。“虽然这里医疗条件差,但我们不在乎这些,我们最关心的是病人。”杨军说。

第18批援乌医疗队来自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昆医附一院”),共有7名医师,分别来自普通外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传染病科、中医科等科室。

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中国援乌医疗队还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能力。队长丛林海表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临床带教培养当地医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杨军自去年9月来到中乌友好医院,已经带了5名实习生,在实践工作中培养他们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传授普通外科操作技能。实习生姆芬佑·道格拉斯说:“我由衷地感谢杨医生,他指导我上手术台做手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和经验,教会了我阑尾切除、疝气等手术,这让我能独立开展普外科基本手术。”

外科主任爱德华·苟姆吉萨对记者说:“以前中乌友好医院每周只能安排两天门诊,有了中国医生的援助,每周可以出五天门诊。每个门诊都有许多患者需要做手术,中国医生对我们外科是极大的补充。”

除承担一线出诊、培训当地医疗人员和开展学术交流外,中国援乌医疗队还多次深入基层和边远地区义诊。今年以来,援乌医疗队就远赴卡永加、纳卡塞凯等地为贫困老百姓送医看病,共为1000多名群众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纳卡塞凯地区主席伊格内修斯·科姆在义诊现场感激地说,中国医疗队的到来“缓解了当地医疗人员和药物的不足”。

中国自1983年起向乌干达派遣医疗队,至今已派遣200余人。医疗队以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中乌友好医院院长埃马纽埃尔·巴蒂布韦说,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国向乌干达人民提供了至关重要、旨在挽救生命的援助。

关键词:医疗队中国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