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核协议存续前景堪忧

2018-05-18 07:36:0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制裁危及欧洲商业利益

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以来,欧洲国家大幅增加了从伊朗的能源进口,欧洲公司在伊朗的投资和商业活动也显著增多。据统计,伊核协议签订以来,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贸易额从2015年的92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50亿美元。然而,美国在退出伊核协议时,决定恢复和强化对伊朗的制裁,这将严重冲击欧企商业利益,令欧洲国家感到不安。

5月13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表示,对于继续与伊朗有贸易往来的欧盟公司,美国可能会实施经济制裁。有分析认为,如果欧洲国家政府无法确保本国同伊朗做生意的企业免受美国惩罚,那么这些欧洲企业为了避险,可能不再与伊朗展开新的贸易和投资合作,甚至可能中止双方已达成的合同。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公司日前就发布公报称,公司若不能获得美国政府相关豁免,将于今年11月4日前结束所有与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第十一期项目的有关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可能大打折扣,其继续遵守协议的意愿也随之降低。

目前,欧盟内部提出各种可能的应对措施。欧盟方面表示,将敦促美国在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时豁免欧洲企业,同时欧盟强调增强集团的“经济主权”,采取更加独立的金融手段抵制美国的制裁。欧盟与伊朗专家正在密集磋商,研究保障与伊朗商业联系的方法,提供替代美元融资的方案,如利用欧洲投资银行,或与德黑兰安排双边主权信用额度,制定以欧元计价的伊朗出口融资项目等。

16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呼吁欧盟组成联合阵线,反对美国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图斯克说,欧盟需要作出选择,以保护欧洲公司不受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影响。

有分析认为,鉴于美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力、美元的主导地位,以及欧洲大型跨国公司在美国的业务,很多欧洲企业仍会遵守美国的制裁要求,最终都可能被迫撤出或妥协。欧洲改革中心研究员路易吉·斯卡兹埃里指出,欧洲不敢与美国决裂,因此难以采取有实质意义的措施,如向受美国制裁的欧洲企业提供补偿或对美国企业进行反制裁等。

谈判难以产生实质成果

伊朗媒体普遍认为,美国主导了对伊制裁,欧盟方面的应对方案可能收效甚微。《德黑兰时报》指出,“伊朗没有太多理由对未来感到乐观,或将在数月内再次面临制裁。”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