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通讯:在非洲战乱之地,需要发挥创造力去治病救人——记中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

2018-05-17 20:51:03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朱巴5月17日电 通讯:在非洲战乱之地,需要发挥创造力去治病救人——记中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

新华社记者卢朵宝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医师朱兴国以为自己做足了将面临种种困难的心理准备,但一年前他带领中国第五批医疗队来到经历多年动乱的南苏丹时,还是被这里落后的景象所震撼。

作为南苏丹首都的朱巴,竟看不到几条像样的马路,草屋、铁棚房随处可见。医疗队的工作地点朱巴教学医院虽是南苏丹最好的医院,但病房破落、拥挤,随处可见躺着的病患者。医院缺医少药的情况十分严重,电力供应不稳定。种种艰苦超出医疗队队员们的想象。

“在这里开展工作,你必须发挥创造力,创造性地去适应这里的现实。”朱兴国说。

“国家信任我们,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对得起‘中国援外医疗队’这块金字招牌。”作为队长,朱兴国这样鼓励队员们。

来自安徽省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医师周曙光从来没有想到,皮围裙会被他用作“医疗器械”。南苏丹艾滋病高发,医院却连最基本的防护措施都没有,而剖宫产中胎儿的羊水有很强的传染性。为了让感染几率降至最低,周曙光和搭档孙传名只好戴两层手套,穿上皮围裙、胶鞋来进行手术。地处热带的南苏丹气候炎热,一场常规手术下来,医生的衣服往往全部湿透。

麻醉师姜维没想到,国内二三十年前的麻醉方法,在非洲竟然能找到用武之地。在一次治疗上肢枪伤的过程中,姜维想到了“臂丛”这种麻醉方法。南苏丹医生从来没有见过,把姜维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支注射器,20毫升的药就让病人在无痛状态下完成了上肢手术。从此,姜维经常被朱巴教学医院骨科主任莫里斯请去做麻醉。

靠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解决”的精神,消化内科医生盛超成了“南苏丹无痛胃镜第一人”。在南苏丹,很多人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胃病患者很多。胃镜室没有电,朱兴国和医院协调,说服院长每天给胃镜室提供两小时的电力;没有全身麻醉需要的氧气,医疗队出钱从当地华人企业购买。经过多方努力,2017年7月7日,医疗队完成南苏丹第一例无痛胃镜检查,后来又陆续完成了无痛胃镜16例。医疗队的努力获得当地患者一致好评,连南苏丹卫生部长也来“点赞”。

关键词:医疗队苏丹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