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情侣在马克思墓前瞻仰。林卫光摄/光明图片
迪恩街28号外墙上的蓝色纪念牌。林卫光摄/光明图片
【特别关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伦敦是马克思的第二故乡,也是马克思主义成熟和发展的地方。从1849年流亡至此,到1883年与世长辞,马克思一共在这座城市生活了34年。“流亡是一所学校”,马克思在伦敦史诗般的生活,充满爱恨和悲喜,饱含绝望与希望。他在贫穷窘迫的困扰中,潜心进行理论研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在这里,他写下了伟大的《资本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人类命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马克思在伦敦生活、工作的地点,走近马克思的伦敦生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前世今生。寻访过程中,记者有幸接触到一些当地人士,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或在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通过著书、讲座传播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和理论,或是对西方国家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感到困惑,希望从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中找到解决方案。从这些人身上,记者深深感受到马克思主义至今在西方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蓝色纪念牌
寻找马克思的标志性参照
记者的寻访从马克思在伦敦曾经的居所开始。在伦敦生活34年期间,马克思过着手头拮据、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屡屡搬家,有过多处住所。在历史变迁中,这些住所有的得以保存下来,有的则不幸被拆除。它们当中,最为有名的是位于伦敦市中心索霍区的迪恩街28号,这是马克思在伦敦早期生活的居所。
10月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人民网共同策划制作的《马克思靠谱》第二季《马上学习》在内蒙古卫视、人民网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