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保护主义提升不了美国竞争力

2018-04-05 07:46:0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美东时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依据301调查结果公布了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建议对来自中国的1300余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主要涉及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的产品。

所谓“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这一调查由美国自身发起、调查、裁决、执行,具有强烈的保护主义色彩,不仅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实际上也提升不了美国的科技竞争力。

对华贸易举措咄咄逼人,不少美国企业对华盛顿保护主义政治气氛带来的干扰充满忧虑

此次美国发起对华贸易的限制措施,其主要目标是针对中国的技术行业。对高新技术产品征收高额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计划。此次美国公布的对华301调查征税产品清单中,称此轮制裁的1300多种产品大多来自中国向高精尖制造业转型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

“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有些东西它既不愿意卖给我们,又不让我们自己造,这算什么道理呢?”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有专家分析指出,造成美中贸易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美国一直对中国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更是受到严格管控。在美国商务部的对华出口管制清单中,航空器及航空发动机、惯性导航系统、激光器、光学纤维等20类高科技产品禁止对华出口。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美国将对华出口管制程度降至对巴西的水平,对华贸易逆差就可缩减24%;如果降至对法国的水平,对华贸易逆差可缩减34%。若中美能够通过谈判扩大从美国进口高科技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中国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还可以有效扩大美国对华出口,减少中美贸易逆差。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爱德华·阿尔登对本报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的目标是向中国施压,要求其改变高科技领域政策。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威胁迫使中国在市场开放、增加进口等议题上进行有实际效果的谈判,但这是一项高风险的战略,贸易战风险也因此加大。

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对华贸易举措,令不少美国企业对华盛顿保护主义政治气氛带来的干扰充满忧虑。《纽约时报》日前报道指出,通用电气和高盛等行业巨头都对白宫的贸易政策提出了反对意见,称特朗普政府的措施可能最终会对它们几十年来建立的供应链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而且让美国公司失去了全球利润最大且快速增长市场的许多机会。企业高管们表示,任何希望成为全球参与者的美国公司都不能失去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负责全球政策的高级副总裁乔希·卡尔默对媒体表示,该组织已向白宫明确表示对任何将关税“作为主要甚至是重要解决方案”的措施感到不满。

新关税政策不会让美国更强大,还将降低美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特朗普政府依据301调查公布的关税建议清单,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耶鲁大学教授艾斯瓦尔·普瑞萨德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核心是生产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的建议关税对此进行了“精准”打击。在美国看来,清单上的产品都是中国试图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产业。美国此举加大了美中贸易战的风险,也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了风险。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中国业务局前局长黄育川对本报记者称,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无法为美国带来利益,更不会提振美国信心。他认为,在全球供应链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中国在一些尖端制造领域取得优势地位,这些产品在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者。而依靠这些产品的美国公司,却要额外付出更多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都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实际上打击的是美国的就业和民众日常生活。黄育川认为,美国政府在出台这些政策时,或许都没有认真思考后果会怎样、下一步要怎么走,而只是在政治层面迎合民粹主义的负面情绪。特朗普的这一系列做法,恰恰是在削弱美国的地位,而不会让美国变得更强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和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问题专家乔纳森·鲁安联合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似乎完全误解了需要什么,它想要更具保护主义的未来,这将降低美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美国智库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对中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ICT)进口征收25%的关税,将在未来10年内使美国经济损失3320亿美元。ICT产品是推动美国大多数商品和服务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关键产品。对ICT征收关税将减少ICT投资,降低美国的创新能力、生产力和竞争力。

“竞争解决了很多问题——而西方在这一点上日益迷失”

事实上,技术转让是正常经贸合作的一部分,只要合作双方你情我愿,就无可厚非。以电动汽车行业为例,一直以来美国有声音对汽车制造企业在华开展电动车业务合作指手画脚。然而,绝大多数合作亲历者却有不同的思考。《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西方企业从对华合作中看到了机遇,让它们可以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电动汽车理想。报道援引大众中国首席执行官海茨曼的话称,“我们和他们正处在一个共同学习的进程之中”,“这个进程的速度,比我们以前做这类工作时要快很多。”戴姆勒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增加投入”,“(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酷、最有吸引力的汽车市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不久前撰文指出,中国政府认识到允许更加激烈的竞争对经济的重要性。竞争解决了很多问题——而西方在这一点上日益迷失。“在所有现代经济体中,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面临未知的未来。一个行业中有越多的公司思考一个问题,就越有可能找到解决办法。”

中美在航空领域的合作历程,颇能说明问题。美国海军战争学院国家安全事务部教授琼·约翰逊—弗里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是否在航天领域开展对华合作,政府机构与业内人士一直存在分歧。前者认为,随着对华合作的开展,会有更多的技术被泄露,美国将会失去技术优势,尤其是在军事领域。而后者认为,开展对华合作,将有助于更多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前沿发展,并形成一种良好的国际合作模式,为未来太空事业发展奠定基础,毕竟探索外太空是人类共同的事业。美国与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一些国家在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可以提供类似的借鉴模式。然而,持保守主义观点的决策人士占了上风,导致美中两国在航天事业的合作非常有限。

如今,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远远超过美国人的想象。尤其是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更是让美国人震撼。“后来美国要想提升对华合作,但良机已失。”约翰逊—弗里斯说。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