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长处有所不同。美国对这一领域的推动实质上来源于私营部门,但美国国防部和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在其中占据的权重相当大。美国国防部在硅谷设立了一个创新中心,目的是紧跟创新潮流。美国国防部担心民用部门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推动作用上领先军事部门。
中国对这一领域的推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家,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是增加,而不是削减公共研发的预算。中国的私营部门也对这一领域起到了推动作用,包括一些大型或地方性平台和企业,而且这两者之间还有紧密的合作和细致的规划。
欧洲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欧洲仍然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但中国2017年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培养出160万专业人才,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中国由于拥有7.3亿国内网民,使其拥有无可比拟的试验场和大数据来源。北京没有隐藏其在各个领域担当领导者的雄心,包括AI(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国带来的诸多优势。中国依然践行发展AI技术的国家战略,目的是在2030年创建一个价值高达1500亿美元的产业。英国《金融时报》基于某些咨询公司的数据指出,中国在AI技术领域发表的学术文章的数量2016年首次超过欧盟28个成员国。
事实上,欧洲政治战略中心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很多领域,“欧洲正在走回头路”。这份报告指出,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整个欧洲大陆拥有数量众多的声名显赫的科技中心。因此,欧盟成员国2017年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增长至112亿欧元;换句话说,与2011年相比,投资增加了5倍。在AI技术领域,欧洲拥有32个研究机构,美国拥有30个研究机构,而中国拥有15个。然而欧洲却缺乏像中美那样的大型平台,欧洲需要向另外一种模式进军。
众所周知,对未来的掌控在这一领域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和美国的保护主义面对中国在向其被认为具有战略性的领域投资时显得愈发高涨。欧洲对此采取的措施是在欧洲范围内设立一个投资保护机构,类似于美国的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在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北欧国家对此表示抗拒,并将这种做法视为具有掩盖性的保护主义)的推动下,欧盟委员会2017年10月向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议,对可能威胁到欧盟利益的投资设立投资审查机制。欧盟各成员国本应向欧盟委员会通报其国内的审查制度,但一些成员国并不具备相关体制。换句话说,这种情形正在改变。
一切都围绕着包括大数据、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交流(下一个大跨步将是5G技术)以及AI技术在内的演变展开。全世界都在加快向AI技术投资的步伐。世界经济论坛称,人工智能新企业的全球投资已从2011年的2.82亿美元增长至2015年的24亿美元,且增长势头愈发强劲。这是一场所有大国都参与其中的竞赛。因此,这场结果并不明确的全球科技冷战将确立一些小国家需要遵循的标准。也许这不是一场输赢分明的竞赛或一场零和博弈。所有人最终都能胜出,只是一方比另一方赢得更多罢了。(廖思维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