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德“月子文化”差异:中国女人当“女王” 德国生育像感冒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月22日刊登德国华人作家、知名媒体人张丹红的《闲话德国:月子的文化差异》一文,记述了中德两国对于“坐月子”的话题讨论,剖析了两国文化的差异,文章摘编如下:
对中国女人来说,月子是她一生中最受关注和呵护的美好时光,而在德国,月子这个词已渐渐被人遗忘。
德国人很难想象一个月不通风、不洗头、不下床,至少我这一代的中国女人在生了孩子之后会面临这样的要求。我们的妈妈会或多或少地严格执行,因为她们的妈妈就是这样对待她们的。
当我在德国第一次怀孕的时候,曾经抱过这样的幻想:天高皇帝远,不用坐月子了,结果证明是幻想。妈妈在电话中说:“你已经过了30岁,风险很大,我必须过去。”我只能说:“您要是想再见我一面,我不拦着。”
两种文化的冲突在我生育第二天就爆发了。妈妈到医院来看我,第一件事就是把窗户关严。但随之进来的护士马上又把窗户打开了。我笑着对妈妈说:“德国人是‘新鲜空气狂’,你斗不过他们。”之后,我下床、淋浴、湿着头发走回窗户大开的房间——所有的月子禁忌一起打破,惊愕写在妈妈的脸上。
好在出院后我们很快“休战”了,这主要是因为妈妈的宽容。她意识到在德国坐月子的不现实,于是集中精力做饭、做家务,不再干预我的行为,我们还讨论了中国坐月子的习俗。在她看来,月子里的女人身体虚弱,容易受寒,不注意的话会为未来的疾病埋下种子。我反驳她:不讲卫生同样危害身体,这时候妈妈总是说:几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前辈的经验总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