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英政府“故意”丢失千份文件隐瞒“黑历史”?专家:很有可能

2017-12-29 22:01:20    中国青年网  参与评论()人

不过,《独立报》29日报道,英国内阁发言人当日拒绝了政府是“故意”拦截这批档案的说法,他表示,“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透明度,因此我们与国家档案馆开启了合作,但我们必须确保这些档案在公开前都经过适当准备和检查,以避免损害国家安全与外交关系。”

不过,发言人的表态并没有说服反对者们。英国自民党党首文斯?凯博尔(Vince Cable)在接受独立报采访时表示,“保守党政府已经形成了一种方式,用不公开的手段避免公众监督。看起来他们试图隐瞒在脱欧期间可能引发政府尴尬的信息。”

英政府被指曾违背信息公开法案

事实上,英国政府解密档案的规定十分明确。2010年,英国政府颁布新的信息公开法案,将公共档案向国家档案馆移交并公开的期限从30年缩短为20年,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2013年至2022年这10年的过渡期内,国家档案馆将协同政府部门加速进程,每年接收双年的档案,即在2013年国家档案馆接收1993年至1994年的档案,直到2022年,对2001年和2002年的档案接收完毕。从2023年开始,就可以按照既定安排接收2003年的档案。

但法案实施以来,历届英国政府多次违背了这一做法。据《卫报》2013年报道,本应于当年解密的文件,被政府非法存放在英国白金汉郡的一个守卫森严的大院中。当一名肯尼亚老人控诉了政府之后,它们的存在才得以公布,这其中就包括了数千份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报纸。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16年8月报道,2013年解密法案实施以来,英国国家档案馆已有400多份档案遗失。其中甚至包括上世纪70年代英国与以色列开展的军事核能合作的相关文件,以及英国前丘吉尔1947年的一封机密信件。

这些被“丢失”的文件大都与英国曾经的争议事件或者与殖民时期有关。张蓓指出,“未来英国仍然很难改变这种心态。英国脱欧的其中一个主要动机,就是英国人对英国的过去和历史都很自豪,而这些“丢失”的材料也是希望保护人们的这份自豪感,如果被公开,人们会知道英国在历史上也做过很多黑暗的事情,向欧洲也做过很多妥协,在脱欧时代的英国会被视为是政治不正确。”

此前,据民调机构YouGov2014年在英国民众中开展的民调显示,有59%的被调查者认为曾经的“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相对而言更是一种荣耀而不是一种耻辱。《卫报》在27日的报道中表示,许多英国人从小到大都相信他们的祖国曾经拯救、开化了世界,而那些暴行、屠杀、侵犯人权的历史往往不被提及。

关键词:英国解密档案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