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印度“达巴瓦拉”:他们把“送盒饭”送成了经典

2017-11-10 06:55:5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在孟买城铁“教堂门”终点站外,常常聚集着一群身着素衣、头戴白帽的工人,每个人的脚边,都卧着一块两米多长、半米见宽的木板架,板架边缘箍着一圈“铁栅栏”。

当一列城铁悠悠驶进站台,还没完全停稳,另一群素衣白帽的工人跳出车厢,扛着、顶着排满板架的金属饭盒,迎向同行。两股工人很快汇成一堆,快速分辨着每个饭盒上密码般的彩色字样;两三分钟内,所有饭盒就换了手,被架上推车和自行车,或撑在头顶,四散而去,融入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人群中,带着热气的咖喱香,飘散在城市空气中。

他们是“达巴瓦拉”,这个源自波斯语的词语(Dabba Wala),意思是“送饭盒的人”。无数居家妻子亲手烹饪的盒饭,每天由“达巴瓦拉”们亲手传递到为生活打拼的丈夫手中,是孟买这个2000多万人口的繁忙城市一道日常风景,也是一个传承百年的仪式。

【百年传承 见证孟买兴起】

关于“达巴瓦拉”这一行当的起源,较为公认的说法是:1890年,来自邻近小镇浦那的年轻人马哈德奥在孟买召集了100多名同伴,为城市居民提供午饭递送服务。

当时的孟买人口已近百万,这一支百人“送饭队伍”极不起眼,但这一行当的兴起,反映的是城市形态进化和劳动方式变革的时代背景。

早在17世纪,孟买就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总部驻地。随后200年间,城区人口随着殖民势力的扩张快速增加。1817年开始的霍恩比填海工程在近30年间将彼此独立的孟买七岛连接成一片广袤的陆地,城市面积因此大幅增加;1853年,印度首班客运列车驶入孟买,带来源源不断的劳动力;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拉近了孟买与欧洲的距离,使之成为阿拉伯海上最大海港之一。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也催生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形态。随着大量企业在孟买南部集聚,如何解决午饭问题成为困扰上班族的一大难题,“达巴瓦拉”应运而生,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壮大规模。

如今,孟买约有5000到6000人从事这一行业,每天递送的饭盒数量超过20万份。如果说贯穿南北的3条市内铁路就像孟买的主动脉,“达巴瓦拉”则像是血管中涌动的红细胞,为在这个城市打拼的人们带来“爱的供养”。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