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际贸易展望》发布式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于跃/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9日讯(记者 于跃)11月8日,《2017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际贸易展望》发布式活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袁东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邹治波、联合国拉加经委会(ECLAC)国际贸易与一体化司负责人马里奥·西莫利(MarioCimoli)出席活动。
邹治波在致辞时表示,拉美经济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拉美经济经历了一些困难,但经过几年的调整,已经出现了复苏迹象,我们对拉美经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指出,拉美是中国的全面合作伙伴,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升级需求巨大,中拉双方加强经贸合作,将为拉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创造双赢局面。
联合国拉加经委会(ECLAC)国际贸易与一体化司负责人马里奥·西莫利对报告进行解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于跃/摄
马里奥·西莫利表示,当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国际贸易方面呈现三种特点:在国际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地区贸易不断上升;本地区现代服务业表现不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面临全球农业贸易的挑战。他指出,区域出口价值的复苏,更多地是基于特定商品的价格上涨而非内部动力。美国贸易政策近期的转变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重新谈判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深化区域一体化的紧迫性。此外,数字生态系统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联系日益紧密,国家可通过制订积极的政策,加快数字产业的发展。最后,拉美和加勒比的农产品出口面临着原材料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为此必须进行区分属性开发,并实施积极协调的公共政策,为出口产品加工创造有利条件。
谈到“一带一路”倡议,马里奥·西莫利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限于沿线国家,也欢迎拉美国家积极参与,这对拉美来说非常重要。拉美的现代服务业需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互联互通’,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会使拉美受益匪浅,我们必须要融入其中。”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经济室副主任岳云霞在发布式上进行评论。她表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拉贸易总额增长18.2%,这对中拉双方非常重要,有助于实现第一届中国-拉共体论坛所确立的5000亿美元双边贸易目标。她说,中拉贸易展现出一些良好的趋势,中拉贸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商品,动态互补正在成为中拉贸易间新的动力来源。同时,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报告所提及的农业领域、贸易便利化方面有待加强;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拉服务贸易规模总体偏小,中拉双方在服务、投资的开放方面以及投资便利化方面,还应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