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英学者自称“孔门弟子”迷上中国近代海关

2017-10-27 06:50:59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楼梯仅一人宽,木地板吱吱作响,墙角有蛛网。走进剑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古老的办公楼,见到了中国近代史教授方德万。

方德万自称“孔门弟子”。他是汉学家孔飞力的学生,孔飞力又是知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学生,对很多人来说,这些汉学泰斗的名字如雷贯耳。

方德万在荷兰出生长大,现在是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是1850到1950年中国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他的办公室里随处摆放着和中国相关的物件:西藏的转经筒、打坐的蒲团、小泥人儿、旧军帽,水杯上也印着胡适的话:“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方德万的新书中译本《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不久前出版。他多年前曾在南京的档案馆里偶然接触到海关的资料,于是开始“打捞”有关中国近代海关的材料、信息。在书中,他以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爱尔兰人罗伯特·赫德为线索,展开叙述。

对海关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清朝时的中国海关实际由外国人把持,是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是民族屈辱的象征。也有观点认为,海关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方德万研究的一个独特性,是把海关放到“中国现代性起源”这一位置来审视。他认为,对海关的重新审视也是对中国近代史的重新审视,“近代中国和西方的关系是多元的,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多层面的”。

方德万说,他对海关最钟爱的地方正是它的“国际性”。海关带来新技术、新思维。海关在中国的建立推动了新税制体系的产生,海关使中国与全球贸易相连,给中国经济注入一定活力。另外,经由海关,关于中国的资料、数据广泛译介到西方,令外部世界更真实地了解中国。

方德万始终认为:“现代性不是西方向中国出口的产品,而是当中国在经济、社会、学术上与西方相连时自发产生的,所以现代性不仅是西方的,也是中国的。”(桂涛)(新华社专特稿)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