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就业增长”现象是印度的经济增长结构决定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长期研究印度经济问题的刘小雪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前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服务业推动,而且主要是金融、电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印度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出来,主要出路就是服务业,然而绝大部分人进入不了高附加值服务业,只能进入低端服务业,实际不利于消除贫困。
【有工作才有“人口红利”】
对于“无就业增长”问题,印度政界、经济界也有很多讨论,最便捷的出路是发展制造业,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所以莫迪政府上台后鼓励“印度制造”,效果却并不明显。制造业并非印度的经济增长点,事实上,目前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仍在继续下降。
庞大的待就业人口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可能危及国家稳定。随着技术进步带来的自动化浪潮,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是夕阳产业,即使是低端服务业对知识和技术含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对印度和中国这类人口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充足就业就是一个巨大挑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庞大人口在很大程度仍是一种负担。很多工种其实早就可以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替代了。一些经济学家期待的‘人口红利’,主要是希望有人消费,担心人口减少、消费不足使增长乏力。但归根结底,人必须先有工作、创造价值才能有消费的能力,”刘小雪说。
【时代已变,老路不通】
刘小雪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承接了大部分从日、韩、东南亚转移来的制造业,当时技术和人工智能还不发达,中国还是相对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所以能够承接这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天,传统制造业逐渐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替代,再大量提供这类岗位意义不大。另一方面,要推翻已成型的国际产业格局,期待其他国家退出市场,把大量就业岗位转移至印度,显然并不现实。
印度也试图通过保护国内市场来提升本国制造业地位,频繁对“中国制造”设置非关税壁垒。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6年,印度是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最多的国家,达到21起,比美国还多1起,大大高于欧盟的9起;2017年上半年,印度对华发起贸易调查已达12起,再次“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