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 题:中资企业“走出去”趋理性 “一带一路”投融资更活跃
新华社记者 吴雨
上半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有所放缓,但对外投资的结构、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中资企业“走出去”愈发理性。特别是,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投融资活动日益活跃,跨境资金总量大幅增长。
“上乔收购项目是我们第一个海外项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尽管相关部门加强投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我们资本金出境、交割支付仍然很顺利。”北京燃气副总经理许彤告诉记者,今年6月底,该公司已顺利完成了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上乔纳斯科石油天然气公司20%股权的交割。
2017年以来,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完善相关措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有所放缓。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直接投资资产净增加411亿美元,同比少增67%;从投资形式看,股权投资类资产净增加419亿美元,同比少增48%。
“正常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一如既往地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对外投资登记和购付汇手续。”外汇局相关人士介绍,股权投资属于长期投资,此类交易增幅明显趋缓表明,境内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高速增长后,更趋理性看待对外长期投资。
许彤告诉记者,北京燃气积极收购上乔项目,不仅能提高对京津冀地区乃至中国北部地区供气保障能力;更可借此打开中欧合作窗口,在油气开发的中下游领域深入合作。“借助‘一带一路’契机,越来越多中资能源企业正迈出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经贸往来日趋频繁,跨境资金收支无论是总规模还是增长幅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013年至2016年,我国非银行部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交易资金总量近4.8万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跨境收支总量的19%。
新华社广州4月1日电(记者 毛鑫)记者1日从广东省公安厅交管局了解到,粤港澳跨境非营运小汽车指标管理新规出台,放宽了投资类、人才类、捐赠类指标申请范围和条件。新规自2019年4月15日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