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9月11日电 通讯:“9·11”十六周年 美国民众的哀与思
新华社记者 徐剑梅
11日是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16周年纪念日。美国白宫、国会大厦等多处降半旗。
纪念方式和往年大同小异。近3000名逝者的名字,在这一天,被郑重地大声念出来,仿佛在呼应纽约“9·11”事件纪念馆里,一面巨大的彩色马赛克墙上,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诗句:时间的记忆永不会有将你磨灭的一天。
16年一弹指,一些美国人已经开始忧虑记忆终会淡漠或僵化。毕竟,很多当年的孩子已经为人父母;很多现在的孩子,开始当它是停留在课本里的一个历史事件。
从新闻角度观察,年复一年的纪念,到今年最大的变化可能只是仪式上,政治新人替换了旧面孔。
11日早晨在白宫南草坪,美国总统特朗普为“9·11”事件遇难者默哀。他随后出席五角大楼的纪念仪式并发表讲话,称美国仍然在为这些生命的丧失而“哀痛地哭泣”,并号召美国团结,表示将尽力维护国家安全。
“在美国,这仍然是悲伤的一天……它的的确确改变了整个国家,”在华盛顿市中心美国国家执法人员纪念广场,退休女性朱迪·布雷克告诉新华社记者。目光越过“倒影池”,她注视着正在司法广场中央举行的纪念仪式,72名在袭击中遇难的警察的姓名正被逐一大声念出来,一个蓝白红三色小花圈摆在一旁。
“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一场恐怖袭击,在这场袭击中遇难的警察人数,也创下美国因公殉职人员数量记录。
“今天勾起人们很多回忆……我清楚记得自己当时在什么地方,记得我在电视上看到世贸中心双塔坍塌……这是非常令人困惑、非常悲剧的一天,”在司法广场附近工作的理查德·格雷厄姆说。
疼痛感,对保持历史记忆的温度,似乎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客观上,16年后的今天,美国、美国人,的确也仍然在承受这场恐袭带来的疼痛,同时也在反思国家对这种疼痛的回应,以及由此发生的改变。
“在某些方面,我们对形势作出了过度反应,我们变得太容易惊恐,”格雷厄姆对新华社记者说,“我认为我们需要确保自身安全,但现在我们对此这般沉迷,让彼此、让邻居,都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