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芝加哥9月3日电 通讯:愿鲜花盛开得更持久——追忆“飞虎队”老兵的光辉岁月
新华社记者徐静 苗壮 汪平
美国芝加哥市西北约60公里的一个公墓,盖尔·库珀·鲍加特纳-布朗在父亲的墓前摆上鲜花。丈夫比尔·布朗给花瓶里添加一些水,希望鲜花盛开得更持久一些。
墓碑上刻着:约瑟夫·库珀,1920-2006。约瑟夫是一名“飞虎队”老兵,曾在中国作战。
盖尔从记事起就知道“飞虎队”。“父亲总在谈论,这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父亲曾经告诉我,成为一名‘飞虎队’队员是他一生中最自豪的时光。”
陈纳德将军指挥的“飞虎队”在中国家喻户晓。二战期间,“飞虎队”与中国军民一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书写下一段中美并肩作战的辉煌历史。
1941年12月,21岁的芝加哥青年约瑟夫·库珀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两天后参军,在美国本土的军事基地接受技工培训和飞行训练,随后在加利福尼亚州登上“赫米蒂奇”号航空母舰前往印度孟买。
在孟买,库珀和伙伴们知道最终目的地是中国,即将飞越被称为死亡航线的“驼峰航线”。7名战友乘坐的另一架飞机永远没有到达昆明——飞机在浓雾中撞山,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库珀九死一生。库珀是机械师和工程师,从没想过当炮手。一天深夜,一架日本轰炸机打开炸弹舱门时无意中露出灯亮。库珀和伙伴们立即扑向高射炮,向轰炸机开火。
“他抓住一门炮,追随灯光尽最大努力瞄准,”盖尔回忆说,“那架日本轰炸机没能投下一枚炸弹,被击中后掉了下来。”
库珀4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两年是在中国度过的。他和战友建立了许多基地,日军却穷凶极恶地一路尾随。“父亲(在中国)大部分时间在桂林,并赶在日本人攻击之前离开了。父亲和战友摧毁了整个基地,包括所有设备,炸毁了机场跑道,不想把这一切留给日本人。”盖尔告诉记者。
库珀1945年12月回到美国,第一次见到了战争期间一直通信的姑娘,她后来成为盖尔的母亲。在盖尔眼中,父亲生活中吃苦耐劳。“他自己做家具,其中一些我至今仍保留着。”“没有父亲修不了的东西。人们需要修理东西时总是找他,父亲总是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