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通讯:巴西鱼“游上”中国餐桌

2017-08-05 14:34:0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巴西维日亚8月4日电 通讯:巴西鱼“游上”中国餐桌

新华社记者陈威华 赵焱

3个月的时间,库鲁萨的热带阳光将原本白皙的巴西华商宋远雄晒得黝黑。“你这样临时打电话要订货,我实在无法满足需求,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他用中文对电话那头的客户解释道。

位于赤道附近的巴西小镇库鲁萨属于亚马孙河口地区。巴西绵长的海岸线使其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亚马孙河口一带,大陆架宽广,渔场条件极为优越。每年下半年,一场场接踵而至的鱼汛让当地渔民们喜上眉梢。

日前,在邻近库鲁萨的维日亚市,新华社记者清晨时分前往当地鱼市采访,只见刚刚捕捞出水的野生大黄鱼、鲶鱼等,被渔民从停靠在鱼市码头的小型机动船上一箱箱地抬下来,直接送到摊位上销售。记者试着提起一尾一米多长的大黄鱼,“这条鱼重9公斤。”边上一名鱼贩说。

“新鲜大黄鱼是当地许多人家日常食用的主要鱼类。不过,销往中国的经济鱼类主要是带鱼、小黄花鱼和鲥鱼。”宋远雄告诉记者。带鱼和小黄花鱼都是中国海域的常见鱼类,而鲥鱼在中国则是一种珍稀名贵经济鱼类,产于长江下游,被誉为江南水中珍品,但这几年国内产量日减,来自巴西等南美国家的水产及时填补了空缺。

作为巴西广州企业家协会会长,宋远雄移民巴西已经20多年。他原先在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罗从事家用电器行业,但是禁不住国内合作伙伴的再三“诱惑”,3个月前,他离开了繁华热闹的大城市,将维日亚作为基地,在亚马孙河口地区开起了渔业贸易公司。

“别人是‘十年磨一剑’,我感觉自己是20年磨一剑。以前从未想到做渔业生意,但20年旅巴生涯让我不仅掌握了语言,熟悉了进出口流程,而且也积累了人脉。现在国内对巴西水产的需求十分旺盛,我感觉渔业贸易可以作为个人新事业的起点。”宋远雄对记者说。

几个月下来,宋远雄已经在当地建立了采购、加工和外贸一条龙渠道。从维日亚到库鲁萨以及整个亚马孙河口地区,他率领巴西员工四处奔走采购,一车车、一船船的水产,从周边市镇运到库鲁萨加工。

关键词:巴西中国鱼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