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阿富汗少女”涉身份伪造被捕 曾登《国家地理》封面(2)

2016-11-06 15:15:06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从之前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乌克兰东部冲突,到现在仍持续的叙利亚冲突和欧洲难民危机,如果绘制一幅难民地图你会发现,亚洲,欧洲,非洲,到处都有难民的身影。

据联合国今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去年被迫背井离乡的人数达到了6530万人,其中4000万人属于境内流离失所者、2130万人成为难民,另有320万人正在等待政治庇护申请的决定。而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难民人数累计增长超过2000万人,超过半数的难民主要来自三个国家:叙利亚、阿富汗和索马里,这一数字背后显示着去年在全球范围内,每113人中就有1人成为难民,面临流离失所或者申请庇护,每分钟就有24人被迫离开家园。

世界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潮冲击。据了解,中亚难民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阿富汗难民问题,二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中亚各国之间出现民族迁移,而产生的一些所谓的难民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得到解决。今天人们谈论的中亚南亚难民问题,主要指的就是阿富汗难民问题,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叶海林分析了阿富汗难民的产生原因。

叶海林表示,现在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的一个问题,绝大部分的阿富汗难民是普什图人,他们生活在巴基斯坦,据不完全统计有几百万人之多。这些人在巴基斯坦已经生活了两代甚至三代,有一些在巴基斯坦生活的阿富汗难民已经是在巴基斯坦出生的阿富汗人再生出的孩子,就是第三代。这样的难民人数多,形成了比较大的聚居范围,在开伯尔普什图瓦省和在俾路支省都有相当广的分布,甚至有些地方的难民营已经规模相当于一个城市。

叶海林说,多年来,巴基斯坦国内面临的难民问题,一直是国内治安问题和反恐形势问题交错的关键所在,巴政府已付出了巨额支出。但因为缺乏国际社会支持、自身司法体制特点以及历史遗留因素等原因,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叶海林表示,巴基斯坦在难民问题上所遭受的挑战,要远远早于欧洲,其程度也要严重于欧洲,欧洲的难民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像在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形成现在巴基斯坦这样的规模,给巴基斯坦社会造成那么大的冲击。

这些年巴基斯坦政府一直在努力解决难民问题,但效果一直不好。首先没有国际社会的支持,以巴基斯坦一国的财力来说,独立解决300多万人难民问题不是很现实;其次巴基斯坦政府实际上在政策上也没有什么改变,过去这些年也一直在努力的遣返手续不全的难民,但是效果不好。第一在巴基斯坦司法体制下,遣返一些难民的时间比较长;第二巴基斯坦的政治变动比较剧烈,所有的执法行动,包括法院的司法行为,往往受到国内政局的影响,政策缺乏连贯性。第三巴阿边境的特殊性,因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边境一部分的地理条件相对困难一些,在俾路支和阿富汗边境上,基本就是一些低山,所以难民即使被遣返,再返回巴基斯坦也很容易;第四很多难民实际上是三代的巴基斯坦人,已经拥有了合法身份,在巴基斯坦定居。他们这些没有合法身份的亲属被遣返之后,自然会找机会再返回到巴基斯坦,所以这些问题加在一块,使得巴基斯坦遣返难民的努力,进展非常不顺利。

叶海林指出,虽然这次阿富汗少女古拉被遣返一事,会引起人们对于巴基斯坦难民问题的新一轮关注,但更多出于其敏感身份的原因,并不能作为巴基斯坦对难民政策作出巨大改变的一个证据。

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什图瓦省,本身就是普什图人聚居区,执政的政党主要都是一些普什图人政党,所以对于在开普省去遣返难民,这些政党本身持反对意见,所以联邦政府的政策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贯彻。眼下看难民问题,巴基斯坦政府充其量只不过是用这样的案例的处理来表示自己的决心,真正把这三百多万难民的问题全部解决,不是巴基斯坦政府能做得到的。

首页上页12  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