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尼斯恐袭:为何受伤的总是法国?

2016-07-16 09:12:0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从巴黎到外省,从东北部法国-比利时边界到地中海之滨,这一年多来,恐袭在法国多地开花,这让人忧心。

1789年7月14日,象征着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被攻破。第五共和国建立后,每年的这一天,三色旗、马赛曲都是这个“六边形国家”不变的主旋律。法国南部地中海之滨的度假胜地尼斯也不例外。14日23时许,尼斯著名的“英格兰长廊”海滨大道两公里长的路边站满了人,人们欣赏着国庆烟花表演之际,一辆长达15米的载重卡车直冲入街道两侧人群。尽管警察迅速向卡车开枪,但司机被击毙前仍有许多人倒在血泊中。截至目前至少84人死亡。

当地警方称,犯罪嫌疑人随身携带法国、突尼斯两国签发的身份证件,表明其可能是北非移民或其后裔。之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在爱丽舍宫发表演说,确认袭击性质为“不容忽视的恐怖主义属性和绝对的暴力行为”。

目前嫌犯具体动机仍待查究,警方也尚未发现嫌犯有同伙,但事发后伊斯兰国背景的网络账号对此幸灾乐祸。尽管这不足以证明此次恐袭是其所为,但毫无疑问,嫌犯可能的北非属性势必在法国社会引发诸多联想和连锁反应,该事件也会被伊斯兰国等国际恐怖组织竭力利用。

和以往历届法国社会党左翼政府不同,奥朗德上任后十分热衷于参与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不仅延续了右翼萨科齐政府在环地中海地区的一系列干预政策、措施,还积极参与了对伊斯兰国等目标的空袭行动。在国内,奥朗德政府表现出对原教旨行为的不宽容、不妥协,在推行诸如“反罩袍法案”等“去原教旨化”方面十分坚决。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法国是欧洲国家中北非、中东移民社区最庞大,势力也最根深蒂固的。大巴黎东北部诸省的这一现象,已因萨科齐时代“93省事件”和去年巴黎“11·13”系列恐袭案广为人知,而南部地中海沿岸北非移民社区历史更悠久、“中东属性”更强烈,此前却因远离法国政治中心动辄被人忽视。

回到此次暴恐事件上,其细节仍待厘清,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反恐的坚定态度、强硬政策,必须和有效措施手段相辅相成,光有强硬态度却无力做到“乱不起来”,对遏制恐袭依旧不够。

自“查理周刊”事件至今不过1年多,这不长的时间里法国从巴黎到外省,从东北部法国-比利时边界到地中海之滨的“蔚蓝海岸”,恐怖袭击多地开花,既有“11·13”式有组织有预谋、近乎特种作战的大规模爆恐袭击,也有“独狼”式的个人自杀性攻击。

而今奥朗德宣布,将把原定7月26日结束的、因主办欧洲杯实施的紧急状态延长三个月,并加强反恐措施。但尼斯血案正是在紧急状态尚未结束的情况下于稠人广众中发生的。不仅如此,此次作案的工具既非“洋枪洋炮”,也非土制炸弹,而是较常见的载重卡车,对这种既可能是普通交通工具、又可能随时变杀人凶器的寻常事物如何防范,注定是难题。

奥朗德还宣布将继续并“进一步加强”法军在叙利亚、伊拉克境内针对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但这似乎凸显了在反恐问题上的“想不出对策”:遥远的东地中海军事行动投入兵力已达万人,耗资巨大却鲜见成效——至少,尼斯血案会让更多法兰西人坚信,这些对于本土反恐安全或许并没有政府所许诺的效果。而这类疑窦,也是对其政府的另一重挑战。陈在田(学者)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