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菲称渔民赴黄岩岛“仍被拦截” 想看仲裁结果是否有效

2016-07-16 02:10:17  环球时报    参与评论()人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我真心希望这3000万美元,我们菲律宾纳税人支付给南海仲裁案律师的这笔钱,花得值得”——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马尼拉时报》15日在头版刊登文章称,美国中央情报局或国务院应为菲律宾报销这笔费用,因为仲裁给了美国干预其没有分毫主权的南海事务的借口。该报称,仲裁结果丝毫不会改变南海的现状,慢慢将被淡忘。结果正是这样。据CNN15日报道,仲裁结果出炉后,有菲律宾渔民试图“重返黄岩岛”,但结果仍然是被中国海警船拦截。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5日表示,所谓的仲裁庭发布的所谓裁决,对中国政府在南海相关问题上的政策不可能产生任何影响。

《马尼拉时报》15日的文章作者为菲律宾专栏作家里戈韦托·蒂格劳,他曾担任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的新闻发言人和办公厅主任。作者称,他得到的消息是,菲律宾为代理该案的8名律师及其团队支付了3000万美元。文章称,这些律师竟然成功让仲裁庭重新定义了“仲裁”这个词,“几个世纪以来,仲裁一直是指在有争议的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寻求第三方帮助解决问题。而现在看起来,‘仲裁’可以单方面提起”。但问题是,“大国从来都无视国际判决”,文章称,“不仅是仲裁庭,还有国际法院的判决,甚至是联合国决议”,“所谓大国,即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都曾这么做过,现在,中国也是”。

CNN菲律宾频道15日报道称,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后,来自菲律宾三描礼士省的渔民希望能回到黄岩岛海域捕鱼。周四午夜,CNN菲律宾频道记者跟随这群渔民出海了,下午约2时半到达了黄岩岛海域,但马上被中国海警船挡住去路,中方船只喊话称:“中国海警船正在执行公务,马上离开这里”。报道称,为了避免对抗,菲律宾渔民“一条鱼也没捕到”“无奈原路返回”。菲律宾ABS-CBN电视台的采访组也参加了此次“尝试”,该电视台女记者基娅拉称,她看到“至少4艘”中国海警船在黄岩岛附近巡逻。“菲渔民在仲裁结果公布一天后出海,尝试看是否能进入黄岩岛。但结果是,我们在离黄岩岛约40海里的地方被中国海警船拦住。”

14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就临时仲裁庭作出所谓裁决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指出,南海仲裁案由始至终就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其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图谋。某些域外国家妄图借仲裁案否定中国的南海主权权益,甚至拉帮结派,要在国际社会孤立、抹黑中国,牵制中国的和平发展,但他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害人不成反害己。目前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发表声明,对中国的立场表示理解和支持,这足以说明国际社会对这场政治闹剧的态度,也足以说明某些国家围堵、抹黑中国的阴谋失败了。杨洁篪强调,主权问题是中国的底线。中国虽大,但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一寸都不能丢。

针对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14日表示“愿派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来华开启外交对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15日表示,中方对杜特尔特总统愿派特使来华对话表示欢迎。中方一直坚持通过双边对话妥善处理中菲之间有关问题,我们也从没有关闭同菲方对话协商的大门。只要中菲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分歧,就一定能够为两国关系开辟美好未来。

15日和16日,中国国际法学会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在香港举行“海洋争端解决国际法研讨会”,邀请来自内地、香港及各国的法律学者及国际法庭现任或前任法官与会,讨论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争端解决机制等问题。国际法院中国籍法官薛捍勤15日在研讨会发言时说,南海仲裁案存在许多谬误,如应菲律宾要求成立的临时仲裁庭管辖本质上属于领土主权问题的事项,超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授权。在回答与会者提问时,薛捍勤还讽刺说,南海仲裁就像美国电影,一对夫妇不想分手,法官却希望他们分开。台湾“中央社”称,此言是指中国和菲律宾最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问题,但有关裁决却对两国谈判不利。薛捍勤说,南海仲裁结果对国际法产生很消极的影响,而且没有补救措施。现在最好的办法是中国和菲律宾继续谈判,解决问题,按照真正的国际法原则来解决两国之间的海洋争端。

出席研讨会的香港资深时事评论员朱家健15日告诉《环球时报》,研讨会的会场不大,却站满了人,反映出很多香港人都对南海仲裁结果深感不满。他特别称赞香港前特首董建华的演讲:中国已不是百多年前任人鱼肉的弱国,中国主权不是局外人说了算。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约记者 张菲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 于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