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联合国秘书长面试直击:我的问题还没回答完呢(1)

2016-04-16 14:04:5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原标题:联合国秘书长面试直击:“我的问题还没回答完呢…”

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选择联合国下任秘书长的公开“面试”14日结束。为应聘这份“全球最高外交官”的职务,来自各国的9位候选人在三天内共回答了800多个问题。新华社驻联合国分社记者从现场发回报道,感受这场“世界级”面试的热度。

【时间有点紧】

“我的问题还没回答完呢…”

“是...但如果可能,请简短些。”

“面试”现场。(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联合国成立70多年来头一次,秘书长候选人要提交简历、坐在“面试台”上,回答联合国会员国、观察员国、区域组织以及民间组织的提问。每人限时两小时,全程直播。

三天九人的“面试”,博科娃不是唯一一个有时间问题的面试者,其它候选人和提问者也时常被联大主席善意提醒,注意掌握时间。对此,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调侃道:“主席,您给我17分钟回答19个问题,已经很慷慨了。”

【多边主义的舞台】

一定程度上,这场轰轰烈烈的公开“面试”反应出扮演世界最高外交官的超高难度。

候选人葡萄牙前总理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回顾候选人的表现,博科娃全程用英文、法文交替作答;葡萄牙前总理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用流利的英语陈述,作答时还会根据提问国家的语种,偶尔切换到法语或西语模式。

来自黑山的“小鲜肉”候选人伊戈尔·卢克希奇则在“面试”结束时,用中、西、俄、阿文向听众致谢。那一句中文的“非常感谢”说得腼腆而真诚。

【着眼性别还是地区?】

依照按地区轮换的不成文惯例,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应该来自东欧国家。然而,由于历任8位秘书长均为男性,推举一位女性候选人的呼声不小。实际上,无论女性还是来自东欧的秘书长,在联合国历史上都无先例。究竟着眼性别还是地区,成了今年推举秘书长的争论焦点之一。

候选人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新西兰前总理海伦·克拉克可谓语出惊人。她说:“我这一生,作为女性进入男性专属的政治世界,就是要打破‘玻璃屋顶’,希望其他女性也能有这样的机会。”

俄罗斯则表示,由女性出任秘书长的提议是为了扩大选择范围,将下一任秘书长的职位从东欧区域集团手中“夺走”。

候选人之一、马其顿前外长斯尔詹·克里姆也为东欧集团据理力争。他说,区域轮换虽是不成文的规定,但如果不给予尊重,会增加会员国之间的隔阂,不利于团结,希望还是能给东欧机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