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解读:七年内战,叙利亚人经历了什么(3)

2008年,记者第一次去叙利亚,在大马士革大学留学。在诸多同学中,对记者最好的是来自拉卡一个阿拉伯部落的赛义夫,他是哲学系学生。春天,赛义夫特意跟学校请了一星期的假,邀请记者和另外几名外国同学去拉卡做客。刚到的那天傍晚,赛义夫跟邻居借了一辆三轮车,拉我们到幼发拉底河边。夕阳下,清凉的河水轻轻拂过双脚,赛义夫打开手机里的音乐教我们跳当地传统舞蹈。

玩耍后回家,赛义夫家族中大半的男性长辈都来了。他们向记者求证各种关于中国的传闻,比如一对夫妇是不是只能生一个孩子。村里的阿拉伯人一般会聊天到深夜,不过那天晚上10点多,赛义夫的亲戚就主动说要走了。他们说:“你们坐了一天的车,肯定很累了。”当天晚上,记者与赛义夫继续聊了很久。说起以后的打算,他说学哲学的不好就业,最好的情况就是回拉卡当小学老师。

从赛义夫家回来不到一个月,记者就回国了。3个月后,接到赛义夫打过来的电话。那时候,叙利亚一分钟的跨国长途收费大约是1美元。

2011年,《环球时报》记者前往大马士革工作。那时叙利亚冲突已经开始,虽然战火没有蔓延到大马士革,但政府已失去对大马士革郊区的控制。赛义夫这时候上大四,记者在校园里见到了他,但他变得沉默,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和记者靠得太近。我们保持着距离,边走边聊天。谈起未来,赛义夫有些焦虑。叙利亚法律规定每个成年男子都要服兵役,大学毕业就意味着他要去服役了。当时,叙利亚反对派占据了霍姆斯的一些城区,其他的武装力量也如星火燎原,政府军的征兵力度加大,赛义夫似乎很难躲过上前线的命运。赛义夫说,他不想去战场当“炮灰”,还问记者能不能帮他谋一份在国外的差事,好躲过兵役。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