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澳“反华后遗症”显现 这个领域已经开始“发抖”

原标题:澳大利亚“反华后遗症”显现这个领域已经开始“发抖”

参考消息网3月7日报道 去年以来,中澳关系出现了一系列风波。今年3月初,《澳大利亚人报》用“深冻”一词描述当前中澳外交互动状态,尽管这种说法仅代表澳方观感,但仍不难看出两国在经历多场风波后不得不面对相应受损的关系。而扫描澳大利亚国内,最新消息显示,走过2017年的澳大利亚留学产业已经率先显现出了某种“后遗症”效应。

澳重要产业开始忧心“反华后遗症”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杂志网站3月5日报道说,去年澳大利亚的大学从中国招收的留学生人数与往年持平。报道还提到,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机构招收的持有学生签证的新生中,中国人尽管仍轻松占据榜首,但其比例已从2016年下半年的39.7%下降到一年后的38.3%。

近四成的新生签证比例足以再次提醒澳方:中国是澳大利亚国际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因此强调,这一数据呈现出的下降趋势可能令澳大利亚的大学紧张不安。进一步说,对于澳大利亚第三大出口产业——留学产业,以及在世界享有不错声誉的澳洲大学而言,前述数据发出了令人担忧的信号。

但是,按照目前形势来看,要发出担忧的或许还远不止留学产业。新华社驻堪培拉首席记者徐海静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说,除教育领域外,澳大利亚旅游业、经贸领域,尤其是农产品行业,也都十分担忧中澳关系恶化将带来的冲击。

去年底澳国内反华风波集中发酵时,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网站曾报道说,中国的愤怒之情也许会表现为消费者抵制澳大利亚的商品和服务。澳大利亚农业出口——尤其是奶制品、肉类和酒类——以及营养补充药物,最有可能受到消费者抵制。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