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美国牛肉销售遇冷的背后 价高并不等于“质优”(3)

然而,“价高”就一定意味着“质优”或者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吗?事实并非这么简单。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美国牛肉在销售阶段的储存方式和生产阶段的喂养方式也是其在国内市场遇冷的重要原因。首先,美国牛肉采用冷冻运输,在品质上和国产鲜牛肉没有可比性。同是谷饲高端牛肉,澳大利亚已经向中国出口活牛,入境后再宰杀,新鲜度更高。“冰鲜牛肉进口之后只能在国内分割出售,保质期一下子降低为7天,这对零售而言压力是非常大的,消费体验也不会太好。”某生鲜电商采购部负责人透露。

其次,在喂养方式上,在中国主打高端市场的澳大利亚牛肉多为36个月草饲,比30个月谷饲的美国牛肉质量更优,且其价格还比美国牛肉低30%至40%左右,因此,美国牛肉在中国遇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文/本报记者李佳

观点

美国牛肉不愿放弃中国市场

据了解,中国的牛肉市场规模在2010年以后开始呈现出井喷状态。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牛肉进口量达82.5万吨,金额约26亿美元,是2003年进口总额的173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中国牛肉市场呈规模型、品牌型、产业型发展趋势,因为随着国内西式生活不断深化,整个中国牛肉市场得到高速发展,目前国内牛肉市场整体比例反而是进口牛肉占65%,国内牛肉占35%。据了解,2016年我国主要的牛肉进口国为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朱丹蓬认为,中国牛肉市场增长潜力巨大,随着消费的时尚化,尤其是牛排的消费方面进口品牌还是有竞争力的,所以美国牛肉最终不管是降价还是调整品种,都会放量上市。文/本报记者李佳

(原标题:价高并不等于“质优”美国牛肉销售遇冷的背后)

(责任编辑:卢书敏 CN069)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