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西方解除对伊朗经济制裁 伊官员称不会忘记中国(2)

2016-02-26 09:24:51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中资企业在伊朗在建的重大项目有50多个,合同金额累计约10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的“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承接着伊朗大部分石油建设项目,包括开采和炼油。在记者采访中,大型国企负责人都不愿透露姓名,大家都感到“伊朗虽然有效率低、谈判难的特点,但同时也有讲求实际、重感情的优点”。

中企面临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西方国家对伊朗制裁的解禁刚开始,伊朗此前反对美国,但青睐欧洲。100年前,法语是伊朗的第二语言,目前伊朗人用的“谢谢”一词与法语一致。在伊朗最多的外国口味的餐厅是意大利餐馆。鲁哈尼总统1月下旬访问意大利和法国,签署了巨额经贸合同。在西方解除制裁后,欧洲人纷至沓来,一些伊朗人选择余地很大,认为“东边不亮西边亮”。有的在与中国人谈判时口气很大:“如果你不找我,不接受我的条件,我们就去找欧洲人,欧洲人一定会来。”一些曾盈利的中国企业也感到生意不如以前好做。部分中国产品和工程项目在技术含量上不及欧洲,价格上优势也不大。

欧洲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大举进入伊朗,俄罗斯、印度企业也悄悄打开伊朗市场,这让中国企业有了更多压力,担心中国工程项目的黄金时代难再延续。但一位中国企业老总认为:“不论他们找谁,都很难找到中国这样的合作者,因为中国人克制、耐心、讲诚信,只要求低利润和长期合作,不会要求一夜暴富,而且愿意长期合作。”经营伊朗铁矿的回族商人买先生对记者说:“不要听蝲蝲蛄叫,伊朗人虽然心猿意马,但对伊朗市场最有发言权和最有经验的非中国企业莫属,在伊朗采矿、基础设施等行业,西方不是中国的竞争对手。”

  中国商户:伊朗商机很多,但需足够耐心

伊朗欢迎中国民营企业投资和合作。新的招商引资政策允许并鼓励外国公司单独在伊朗投资,也可以寻找伊朗当地的合作伙伴。但对中国民企和个体商户来说,初来伊朗一定要找对合作伙伴,以免被骗。《环球时报》记者听说过一些中国商人的教训。比如,有做干果生意的中国人,仅凭在北京与伊朗商人的一面之交就倒腾起买卖,结果两车皮干果到了伊朗,却只收到一车皮的钱,最后连合作方的人都找不到了。有伊朗商人一开始很诚信,给中国商人发来的第一批货(2货柜)和第二批货(5货柜)及时结款,中国商人于是大胆放心地发第三批货(10货柜),但这时对方就提出“再发货柜才能结款”的要求,于是越陷越深,发的货越多,对方欠货款的次数和金额就越大。这看上去是一些小商小贩不愉快的经历,但也引起伊朗政府的重视。伊朗第一副总统贾汉吉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到伊朗投资,最主要的是要找对伊朗的中间人,最好是由政府帮助找,而不是企业自己找,一旦找对了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在伊朗就会大有作为。

有的中国商人说,虽然有些伊朗商人“翻脸不认人”,但多数伊朗人一旦与你建立感情,合作就很顺畅。伊朗商机很多,但需要足够耐心。伊朗人办事效率往往不高,如果没熟人,到政府机关常会“脸难看,人难见,事难办”。记者在伊朗工作了一年半,总的感觉是,到机关办事,总是要带一点礼品,如果你平时没有事,也要找到你经常联系的部门坐一坐,送一点水果。

有的中国商人满怀信心而来,结果却扫兴而归。但也有成功的案例,涉及如何攻克语言关,如何合法经营。中侨国际旅游有限公司的费庆刚来伊朗两年,积累了很好的人脉。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有中国商人还经营起丝绸之路饭店。王虹、王俊姐妹经营的拓邦饭店管理公司(实际上是酒店管理团队)在伊朗很有名。王俊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我们是目前唯一与伊朗政府合作的中国团队,与我们合作的伊朗饭店管理公司是伊朗中央政府的直属公司,包括主席访伊下榻的伊朗自由酒店都属于这家公司。”几年前先到伊朗的王俊只会英语,在一家中国企业做翻译,后来成为办事处主任。因为感到当时配的波斯语翻译水平不好,王俊下决心学习波斯语,后来考上德黑兰大学伊朗学的研究生。王俊后来开了餐馆,请姐姐王虹来帮忙。生意发展很快,就有了拓邦饭店管理公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