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里约奥运会于18日迎来倒计时200天,每届奥运会之前,全球媒体都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东道主的筹备工作,而对于过去一年深陷政治和经济双重危机的巴西,外界唱衰的论调尤甚。天生乐观的巴西人能让这些担忧随着奥运的开幕而烟消云散吗?新华社记者在里约驻站近两年时间,试图结合奥运前线采访经历和众多权威人士的看法,对奥运筹备遇到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
双重危机笼罩奥运
根据普遍联系的原理,体育和奥运会不可能是一个真空的存在,多少会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而眼下的巴西,与2009年刚获得2016年奥运会举办权时的欣欣向荣形成强烈反差。
官方统计显示,去年第三季度巴西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季度萎缩1.7%,比去年同期萎缩4.5%,是1996年有该项统计以来的最差表现。巴西货币雷亚尔贬值幅度超过40%,年通货膨胀率接近10%,失业率接近9%,多数企业家和消费者皆对前景表示悲观。而在政治领域,众多巴西政要卷入腐败窝案,支持率暴跌的总统罗塞夫更是面临国会弹劾。
在巴西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为防止预算超标,里约奥组委已计划削减20亿雷亚尔(约合32.54亿元人民币)的开支。大部分的开支削减会在看不到的“幕后”设施上做文章,比如运动员村的卧室没有电视,奥组委提倡无纸化办公,贵宾接待更简单化,开闭幕式成本压缩至伦敦奥运会时的十分之一。
随着各种截止日期的临近,经济危机对奥运筹备的影响正以各种方式呈现。去年底,奥运会田径比赛地阿维兰热体育场因拖欠两个月共22.5万美元(约合148万元人民币)的水电费,已被停水停电,如今体育场杂草丛生、草坪发黄。而承办开闭幕式的马拉卡纳体育场有40名工作人员被解雇,占全部人数的75%,裁员目的是节省经费。
2016年伊始,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网球馆旁一集装箱突然起火,涉嫌纵火的几名嫌犯曾是该场馆的建筑工人。纵火之前,这些工人进行了抗议示威,宣称去年12月遭到施工方解雇,但并未领到最后一月的工资。尽管里约市政府在事发后迅速与奥运网球馆施工方解约,并因对方违约而进行了罚款,但围绕奥运工程的解雇、欠薪、违约等现象仍暴露出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里约市长帕埃斯几乎每次参加活动都会被问及这个问题。他1月12日出席奥运篮球馆揭幕仪式时的最新表述是:“我们有足够的资金来确保奥运会呈现其本来的面目。”但他同时强调,比赛场地会非常完美,观赛体验也会很棒,但人们不会看到奢华的场馆。
里约奥运会总共386.7亿雷亚尔(约合627.2亿元人民币)的预算中,有60%来自私营部门。帕埃斯表示,里约不会“抢占”公共资金来办奥运,“我们不是富裕国家,我们将削减一切不必要的预算”。
对于唱衰巴西经济的论调,前中国驻巴西大使陈笃庆坦言有些言过其实。他撰文称:“巴西整体经济量比较大,国民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巴西经济2015年可能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2016年仍可能出现下降,但巴西这条经济大船是沉不下去的。中国有句话,东边不亮西边亮。巴西作为一个大型经济体,回旋余地还是很大的。”
期待通过奥运会来扭转巴西经济的颓势或许不太现实,但这项举世瞩目的大赛无疑会对经济产生提振作用,更有助于巴西重铸信心。罗塞夫去年已发话,要求巴西联邦、里约州和里约市三级政府更积极地参与奥运筹备。在巴西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的密切配合对克服政治经济危机、办好奥运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