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书成国恨心犹烈——访《南京不哭》作者郑洪

2017-12-13 09:39:40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南京不哭》是继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浩劫》后,又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由美国华人学者写就的作品。与张纯如冷峻的纪实风格相比,《南京不哭》以两对男女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既痛述国殇又弘扬人性温情,让读者体会南京大屠杀的惨烈,也领略中国的风俗人情、器物文化。

郑洪说,这本书他是为自己而写,为与他一样在战乱中长大的同辈人而写,也是为不了解那场战争之痛的年青一代而写。

《南京不哭》面世后,连续数周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卖到脱销,多次加印。读者阿兰·蔡斯认为,这部小说是“不为人知的中日关系黑暗史上的一道亮光。不为人知的日军暴行、乱世下的爱情和亲情、宽恕和铭记……内容可信、叙述动人,令我手不释卷,理解了藏在今天中日关系深处的情感”。

郑洪的同事彼得·肯普索恩阅后感叹,他对中日战争和东亚文化知之甚少,小说让他终于明白了中国人对日本侵华战争难以释怀的深层原因。更可贵的是,小说结尾为实现民族和解、友好共处提供了希望。

《南京不哭》大获成功,但郑洪仍不满足。他认为,在对二战真相话语权的诠释上,日本右翼组织非常“积极”,仅就他所知,这些组织面向西方社会出版了600多本二战专著,美国的主流社会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这些言论所误导。

“书成国恨心犹烈,唱罢梅花意未休。”正如郑洪所言,“历史不容剪裁,我们有权对世界发声,把中国人过去身受的苦难说清楚,提升世界的认知,唤醒装睡者的良知。像我这样年纪的老人,身历抗日战争的煎熬,有责任把这个历史的教训传下来,留给我们的后代。”

(责任编辑:崔凤璇 CN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