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60周年:老城改造翻开喀什人民生活新篇章

2015-09-08 14:36:14    国际在线  参与评论()人

喜迁新居的喀什老城居民跳起欢快的舞蹈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刘文俊):“刚搬进来的时候,我们都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原来我们的房子都是又黑又脏,设施又不全。所以我们搬进现在这个房子以后,特别高兴。我们一家子都哭了好几天。”尽管搬进新居已经有五、六年时间,家住新疆喀什老城区的土陶店老板阿热甫哈吉·阿卜杜热依木在提起全家喜迁新居的场景时,依然会忍不住眼眶发红。

阿卜杜热依木的新居是一座典型的维吾尔族风格建筑。古朴典雅的大门,装饰繁复的门廊,圆拱束腰的窗户,显得富丽堂皇,如同宫殿一般。走进室内,电视、冰箱、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精美的装饰,加之各类灯具彩漆的运用,让人眼花瞭乱。这一切都跟他们家以前世代居住的老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回忆说:“原来,在屋顶上我们放一个水桶,大小便都到那里头,晚上没人看见的时候,再拿到外面倒掉。屋子里也没有洗澡的地方,真的是条件非常差。”

阿卜杜热依木曾经居住的老屋,不过是喀什老城区具有千年历史的维吾尔民居建筑群中的一个。这些民居大都为生土老屋。由于年久失修,老屋百孔千疮、东倒西歪、摇摇欲坠。加之老城地下修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防空地洞,经过几十年漫长岁月的侵蚀,洞壁日渐酥松,有些地段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而狭窄的街巷以及落后的基础设施,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类似“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自来水墙上挂,大小便房顶上”等语句甚至一度成为老城区居民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为了彻底改变上述情况,喀什市党委和政府决定从2009年开始对喀什老城区进行改造。改造项目总投资70多亿元,涉及4.25平方公里,22万人口。这是一个被称为世界性难题的项目。有关部门需要面对说服群众难、拓展空间难、搬迁安置难、加固重建难、地道回填难等诸多问题。为此,喀什市党委和政府采取了非常灵活的举措:由政府出钱负责房屋主体建筑的修建改造,室内装饰则由居民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来决定。而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城改造办公室更是贴心地为居民提供了“一对一”重建户型设计的服务,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辞劳苦,千方百计满足群众要求。阿卜杜热依木一家的改造方案就是在经过十几次易稿后,才最终敲定的。老城区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组织委员艾比布拉介绍说:“在对阿卜杜热依木家改造之前,我们先测绘,量出他家的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然后,让户主确认并签字。签完字后,按照他的意愿,进行新居的设计,比如客厅在哪儿,厨房在哪儿,卫生间在哪儿,完全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设计。先出一个初步的设计图纸,由设计人员给他们解释清楚,比如,门的尺寸是多少,窗户是多少,都告诉他们。他们又有新要求的化,我们再让设计院的同志重新对初稿进行修改,就这样反反复复进行修改。最后的设计图纸确定之后,由居民按手页纸印,再由施工方按这个图纸建房子。”

如今,阿卜杜热依木一家住进新居已有五、六年的光景。伴随着生活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土陶生意也越发红火起来。过去,由于居住条件恶劣,他只能把陶器储存在其它地方,整日疲于奔命,无心于新作品的设计和开发。再加上市场行情不好,他的生意曾一度几乎陷于停顿。搬入新居后,阿卜杜热依木生意上的不利局面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于老城区整体环境的改善,前来参观的游客人数大幅增加。为了吸引游客,阿卜杜热依木把家里宽敞明亮的客厅专门用于陶器的展示。在灯光照射下,各式陶器异彩纷呈,更增添了游客们对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的喜爱。他的收入也随之翻了好几倍。阿卜杜热依木介绍说:“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翻几倍了。以前,一个月也就挣个一两千元左右,现在有些月份三四千元,最好的月份,可以挣到一万元以上。”

阿卜杜热依木一家的故事是近年来喀什老城区近6万户居民生活改善的一个缩影。截至2015年,喀什老城核心区改造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按照计划,到2017年,老城所有片区改造都将完成。喀什老城改造投入资金量和工程量之大,堪称世界之最。这一工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生活的深切关爱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重视。喀什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王纯幸指出:“咱们党和政府从维护边疆稳定,保护维吾尔文化这个战略的高度,从加强民族团结,争取人心这个战略的高度,实施了老城区维修保护综合治理这个工程。我们党和政府靠着我们的坚强领导,靠着各族群众的智慧,群策群力,完成了这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老城区已经被国家命名为5A级景区,一方面完善了老百姓的生活设施,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旅游景区的打造,来实施就近就业,解决老百姓的安居乐业的问题。我想这个工程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向全世界昭示中国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深切关爱,这种关爱其它国家是无法比拟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考察喀什老城之后表示,中国政府投入巨额资金改造老城,在国际上是令人钦佩的举措,其经验值得向全世界推广。

在改造后的喀什老城区,如今人们的生活依旧如常,手工作坊丁当作响,土织布机嗡嗡转动,土碗陶罐生意红火,民间艺人在街头弹唱。同时,经过改造的老城餐饮一条街,手工艺品一条街,花盆铁器一条街……又让当地呈现出一路一产业,一路一景观的特点,真可谓是路随景移,一步一景。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