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全球化认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

2017-05-14 18:07:25  千龙网  

“马尼拉大帆船”即“中国船”的概念,是海上丝绸之路延伸至美洲的一种全球化表达。而在文明史学家的眼里,丝绸之路因其文明交流融合的高远境界,被历史学家们认为是“诗意的栖居地”。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他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在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思想和实践开启之时,这个关键词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被概括为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从点到面,从线到片,空中、陆地、海上三位一体,经济、社会、人文三者归一的五通,表明中国人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规律认知从文化自立达到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新高度,这一新思维得到了联合国和主要关联国家的认同。正如古代丝绸之路从来不是独唱或独奏,今天的“一带一路”是更大范围内的大合唱,未来的“一带一路”必将是世界文明史上波澜壮阔的交响乐章。

“一带一路”倡议发表近四年来,数以百计的合作项目再度表明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规律:从全球化的传播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进程势不可挡。

从“赛里斯”到丝绸之路:西方认知东方文明之路

在丝绸之路概念出现之前,欧洲有一个“寻找中国”的认知过程。

古希腊人以“赛尔”(Ser)也就是汉语的“丝”来称呼丝绸,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丝绸之国”。在欧洲的主要语言中,称呼“丝绸”的词汇均以Ser为源头,包括英语中的Silk。

历史学家注意到,当汉朝政权建立后,尤其是张骞出访西域后,西方文献中出现“丝绸”词汇的频率增加了。

古希腊地理学家马利奴斯记录了一条由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向东通往赛里斯国的商路;生活于1至2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把这条商道记载入其《地理志》中。近代英国东方学家亨利玉尔在《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一书中对“赛里斯之路”的研究,奠定了“丝绸之路”一词的学术基础。

13世纪之后,随着蒙古人的西征,西方有更多人来到中国,将他们的见闻带回欧洲去,尤其是《马可波罗游记》震动了欧洲,使欧洲人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富庶的大国。15世纪以后,欧洲探险家、传教士、商人们纷纷热衷于寻找这个大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