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炯:中企赴外搞"一带一路"建设应被对方社会接受

2017-05-12 14:39:12  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黎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今天(10日)在北京表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资企业自身的国际经营知识还有局限,还有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国外的社会人文环境也不是自动为这一倡议添加正能量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强的结构性挑战。”

查道炯:中企到国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要学会做对方社会的企业公民

査道炯在研讨会上。摄影:杜军帅

查道炯是在当天举办的“‘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机遇与前景”中外专家主题研讨会讲这番话的。他说,在国际跨国投资发展史上,传统的跨国投资基本上是贸易先行,但中资企业到海外,是从对外援助、实施工程承包,甚至仅仅是简单地提供劳务开始的,而非有一个中国公司的国际贸易网络。

到目前为止,支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产品贸易网络的,主要还不是中资企业。这样,我们的中资企业还有一个漫长的学习曲线要走。有了“一带一路”倡议和这次峰会,都是有益的促进。但是,中资企业有自身的局限,要继续学习外国同行是怎么做的。

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遇到境外的社会、人文环境,实际上并不是自动地为这个概念添加正能量的。简单地说,一个外国社会希望有你的钱进来,但不希望有你的人进来,这是肯定的。同时你产品进来也有一个问题,人家进口不进口你的产品,还有一个是谁在生产这些产品的问题。“你光是有物美价廉是不行的。”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也有一段时间认为外商在中国的足迹太明显了。中国那时候没有多少商品,外商的产品来了,很多人就认为是外国人把中国人的钱拿走了。也就是说,我们提供的产品仅仅是物美价廉还不行,这个产品必须给当地创造就业。这是我们要记住的,这跟某个社会反对或不反对中国没有关系。

因此,我们企业到国外去经营,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到国外去做“一带一路”,不管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是不是来参加了这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我们的企业都不能只想着为自己的国家做事,还必须是去做对方社会的企业公民,需要被对方的社会所接受。

査道炯说,“一带一路”的推进不得不面对一个很强的结构性挑战,不是一个简单地把中国经济、中国模式搬到国外去的过程,必须有创新。

跟这个创新相关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投资纠纷的解决机制,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怎么解决中资企业和他国企业之间的投资纠纷?中资企业的取胜,并不是你投资了多少,也不是有多少领导人多么重视某些项目,而是以你在国外的合法经营、善始善终地经营为最重要考量的。

(责任编辑:都基强 CN06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