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哨响,什刹海静了慢了

2018-05-18 10:02:45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三声哨响,什刹海静了慢了    

什刹海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联合各相关部门对前海东沿进行综合整治,效果明显。

本报记者方非摄

本报记者于丽爽

什刹海变了!晚上9点,声音最大的竟然不是酒吧音响,而是零星几个广场舞录音机。

二层的露台不见了,又见月光屋脊;酒吧的灯光暗下来了,各种射灯霓虹灯都收了神通;连酒吧里的歌声,都要贴近窗户才听得清。

银锭桥上,环湖路边,游客张望着寻找必游节点,来健身的人快步走着,老居民则悠闲地享受着夜色。闲适的什刹海又回来了。

什刹海是开放景区,是文保区,还是居住区。整治之前,白天,景区游客密集;晚上,酒吧喧嚣热闹。夏天,水面游船如织;冬天,冰面拥挤不堪……一年有四季,什刹海没有淡季。

功能叠加、客流超载,让管理难上加难。怎么解决?

以“综合行政执法中心”为平台,什刹海街道探索形成“发现问题-分析研判-吹哨解决-跟踪反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破解治理顽疾。

去年以来,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什刹海街道把环境整治作为吹哨重点。

第一哨,解决环境秩序乱象。违建,曾是什刹海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顽疾。加盖二层、三层的酒吧露台,破坏了文保区风貌,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可每一平方米的酒吧违建,都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自2003年酒吧兴起以来,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什刹海新时代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