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
3月31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并于4月1日在峰会上发表“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充分展现中国作为国际核安全事业的“引领者”和“负责任大国”风范。
首先,正视新挑战,强调核安全。
习主席指出,世界格局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演变,安全领域威胁和挑战层出不穷,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远未消除,“核恐怖主义”仍然是对国际安全的重大威胁。而就在3月31日出席美方举行的核安全峰会晚宴上,习主席发言也强调,当前国际恐怖主义活动进入新一轮活跃期,其中核恐怖威胁尤其不容忽视,核材料扩散的风险在增加。
习主席还对“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强调其不仅是核能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更是“推进全球安全治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世界秩序”的重要环节。
其次,承前启后,提出“四个强化”的具体主张,为构建“公平、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体系指明方向。
习主席强调要以“公平原则”固本强基,以“合作手段”驱动发展,以“共赢前景”坚定信心,为核能安全造福人类提供强有力、可持续的制度保障。具体包括“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政治投入,把握标本兼治方向。”
要对国际反核恐怖主义形势进行经常性审议。要凝聚加强核安全的国际共识,对核恐怖主义零容忍、无差别,推动全面落实核安全法律义务及政治承诺,有效应对新挑战新威胁。
更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定推进全球安全治理,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各国普遍发展繁荣,开展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因为“惟其如此,才能早日铲除滋生核恐怖主义的土壤。”
二是“强化国家责任,构筑严密持久防线。”
要结合国情,从国家层面部署实施核安全战略,制定中长期核安全发展规划,完善核安全立法和监管机制,并确保相关工作得到足够投入和支持。
针对核恐怖主义威胁“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突出,强调日常预防和危机应对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做到“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筑牢“基本防线”,排除恐怖分子利用国际网络和金融系统兴风作浪等新风险;另一方面要制定全方位、分阶段的“危机应对预案”,准确评估风险,果断处置事态,及时掌控局势。
三是“强化国际合作,推动协调并进势头。”
核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核安全事件的影响超越国界。“在互联互通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所有国家都要参与到核安全事务中来,以开放包容的精神,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强调现有国际组织和机制可作为未来核安全国际合作的坚实平台,提出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为核心,协调、整合全球核安全资源,并利用其专业特长服务各国。而“联合国”作为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可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强化核安全文化,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法治意识、忧患意识、自律意识、协作意识是“核安全文化”的核心,要贯穿到每位从业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中。要鼓励各国“智库”密切关注国际反核恐怖主义形势,积极开展核安全学术研究,并就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促进各国核安全工作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建议。还要做好核安全知识普及,增进公众对核安全的理解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