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新闻专题报道 > 四中全会 > 正文

媒体:四中全会开启制度化反腐 攻坚“权大于法”(1)

2014-10-19 09:06:10  环球网    参与评论()人

     人民日报客户端 朱利 王威

    10月20日,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就要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不仅吸引了国内媒体的目光,也引发了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这次会议被称为判断中国改革走向的风向标。

    盘点境外媒体报道,反腐制度化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成为聚焦的重点。

    反腐将会进入新常态

    十八大以来,“习式反腐”让世人为之一振。《正在唤醒中国的习近平》一文就指出,就在一年前,绝大部分中国人和西方人根本不相信中共能调查政治局常委级别的前任高层领导。一年后,周永康、徐才厚等“大老虎”的被抓让“不相信”变成了事实。四中全会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腐制度化建设有了更多期待。

      “习式执政”完成首个阶段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指出,自本届中国政府就职以来,反腐就一直是其重要政策。这次反腐运动持续时间之长、力度之大,令几乎所有人震惊。习近平的反腐行动得到了中国民众的拥护,互联网上满是支持中国国家主席重拳反腐的言论。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从其规模、强度、持续的时间以及落马官员的级别来看,习近平向公众表明,在清理贪腐问题上,他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

    十八大以来重拳反腐中已有50多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严肃认真”得到了充分证明。

    进入9月以来,中纪委先后公布了四位高级别官员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的消息。其中包括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谭栖伟、四川省政协原主席李崇禧、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

    观察人士认为,时值十八届四中全会前夕,各地落马官员案件密集进入司法阶段,正好为四中全会讨论、强化法治提供现成的案例。

    长期观察中国政情的学者郑永年,在近期的一场演讲中提出,习近平与前任的最大不同,在于他考虑的不只是自己的10年任期,而是30年的长期问题。“习式执政”现在才刚过暖身期,拿下周永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代表习近平执政首个阶段告一段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