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航天员首次接受“天地采访”——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对话编辑部
新华社天宫二号11月16日电题:中国航天员首次接受“天地采访”——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对话编辑部
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值班副总监李柯勇:景海鹏指令长、陈冬,你们好!受新华社领导委托,我代表全社同志向你们两位特别的同事致以特别的敬意和感谢!这些天来,你们发回的“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的网络阅读量累计已超过1亿人次。这也是历史上航天员首次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从太空发回报道。面对全国、全世界的受众,你们想说点什么吗?
景海鹏:到目前为止,神舟十一号进入太空整整30天(截至11月15日)。这30天期间,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们也通过舷窗瞭望,看看世界各地的风景风光,特别是飞船经过祖国上空的时候,我们俩非常激动。说心里话,在茫茫太空,时刻感受到祖国和亲人的牵挂,感受到全球华人对我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们也向全国人民表示感谢,向全球华人表示最美好的祝福。
李柯勇:再过几天,你们就将返回地球了。在即将告别太空的时候,能否描述一下你们的心情?
景海鹏:这些天来,领导、同事、战友们都在地面上支持我们,他们连轴转地值班,为我们加油鼓劲,所有的飞控人、航天人都在为我们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后面还有两天时间,我们会把各个细节做得细而更细、严而更严,确保载荷的安全。
陈冬:现在的心情有一点留恋和不舍,但也有高兴和兴奋。留恋和不舍主要是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天宫二号。在这里我们生活工作了30天,这里就像是我们在太空的家,所以还是有些不舍和留恋。高兴和兴奋是因为我们就要回到我们的“大家”,回到我们的地球,回到我们的祖国。我们也会把后面的工作做好,安全顺利圆满地完成这次任务,返回到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
李柯勇:返回之前,你们要进行哪些工作?
景海鹏:这几天各项工作还在如期进行,并要为返回做些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轨产生的实验数据的回收,二是舱内环境的整理,三是离开天宫之前进行状态设置。
景海鹏、陈冬进入太空的第17天,太空农场长势很好,已经长出了绿苗。景海鹏、陈冬选拔出9颗生菜。
关于数据收集、样本回收,目前大部分实验都已经做完了,相关的数据基本上有一小部分已经下传到地面,其他部分数据量太大,只能就存储到卡上,由航天员带回地面。另外,在太空栽培的生菜、结茧的蚕都是要带回来的。还有在太空中采集的尿液、唾液等样本,还有离轨前采的大气微生物样本,也要带回地面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