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2月6日电题:“种好树,管好树,用好树”——河北省塞罕坝55年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新华社记者曹国厂、赵鸿宇
12月的塞罕坝最低气温已超过零下30摄氏度,7级风不时打到人们脸上,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塞罕坝人正披着大衣热烈讨论着来年病虫害防治计划,打算继续大干一场。
1962年以来,塞罕坝林场的三代创业者,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高寒荒漠上,用青春、汗水和智慧攻克艰难险阻,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5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艰苦创业“种好树”荒漠崛起万顷林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林场现有职工1965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历史上,这里曾森林茂密,到清朝末年,为弥补国库亏空,塞罕坝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茫茫荒原。
面对严峻形势,1962年,党中央组织全国各地的369人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开始“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
“到处是沙地和光山秃岭,风卷着沙粒雪粒遮天盖日,打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林场第一批建设者、现年77岁的赵振宇回忆说,“一个窝铺住进20人,没有门板,就用草苫子代替。早上起来,屋内到处是冰霜,褥子冻结在炕上。吃的是全麸黑莜面,就着咸菜,喝着雪水。”
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塞罕坝建设者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将一株株希望的树苗栽到荒原上。到1984年,塞罕坝人累计造林4.8亿余株,保存率达70.7%,创下全国造林保存之最。
“造林地选择是先易后难,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副场长陈智卿说,“最难的地块目前人力已无法挖动,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利用勾机挖,一挖一打火,冒着青烟。在这种情况下,5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已完成7.5万亩石质荒山造林。再有两年,剩下的1.4万亩将全部绿化。届时,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简称《重点任务》),第一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并明确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原标题:刚“鸽”了俄罗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又要与俄共寻“前进之路”?[环球网报道实习记者 李东尧]还没见面,就“展望未来”?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与普京及俄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