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卫士:风雨中那抹动人的“橄榄绿”(3)

2016-07-29 13:32:58  中国日报网    参与评论()人

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难挺进,20日中午11时,28人的突击小分队终于到达南王庄村。看到官兵们进入村庄,乡亲们热泪盈眶,“终于来人了!有希望了!”救援官兵一面了解受灾情况组织救援,一面用铱星电话与外界取得联系,第一时间将村内的情况报告市里,为市委市政府以及各任务部队组织救援提供依据和资料。

据村民反映,共有7名群众失联,目前村民已经搜寻到4名遇难者遗体,还有3具尸体找不到具体位置,遇难者家属泣不成声、苦苦哀求,在场的村民面面相觑,无从下手。救援官兵根据泥石流的方向作出判断,迅速找到第一具遇难者遗体,并经家人讲述,判断还有一人被洪水冲走。但是最后一具遇难者遗体却时隔2天迟迟无法确定位置。

第三天的下午,邱松林支队长看到一处淤泥上方有不少苍蝇飞舞,“应该在这儿!”邱松林带领战士们动手挖掘,越挖尸腐的味道越大,救援官兵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他们的信心,终于在夜幕降临时,挖出最后一具遇难者遗体,完成搜寻任务。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骨干就是一根标杆。在突发的暴雨灾害面前,该总队党员突击队用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南王庄村奋战的72小时里,救援官兵转移群众300余人,挖出遇难者遗体2具,清理塌方800余平方米,并将携带的1000余元药品赠送给村民。

救援现场提升战斗力的倍增器

此次任务,无论是参战动员,还是现场鼓动,“生命线”始终活跃在抗洪一线,该总队坚持将政治工作融入任务全程,不断激发了官兵旺盛的战斗意志。从部队出发、行军到任务结束,处处都有政治工作的影子。

“山高路断我不怕,肩挑背驼我来扛。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穿迷彩的挑山工……”暴雨侵袭后的蜿蜒山路上,一支身着橄榄绿的队伍一路奔走一路高歌,目标直指80里外的朱砂洞村——一座洪水围困下的村落。石家庄市支队一中队指导员梁志鹏带领13名特种队员组成先锋队,每人超负荷背三四箱救灾物资,踏着崎岖的山路,徒步奔赴朱砂洞村。

暴雨初霁,久未露面的太阳憋足了劲儿头、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达到了40度以上,先锋队的官兵们汗水直滚而下,模糊了视线,湿透了衣衫…………“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就是使命”,恶劣条件下他们叫响这样的口号,除了政工干部,各级班长骨干也纷纷在队伍中组织动员,强化官兵的责任担当,不断激发官兵战斗精神。走着走着就是断头路,走着走着就是悬崖边,走着走着就是流水河,大家肩背被背包绳勒得一道道红印,却在政治工作营造的浓厚氛围中精神抖擞,大家你帮我我扶你,累了吼吼革命歌曲,乏了讲讲战斗故事,克服万难只为早一秒送到灾区乡亲手中。

在南王庄小学的教室里,几张课桌拼在一起,5名战士正在熟睡,课桌一旁用野战音响小声播放着轻音乐。“休息的时候听些轻音乐,既能够舒缓战士们的心理压力,也能帮助大家进行深度睡眠放松。”随队的军医介绍说。

官兵连续奋战,既要过峭壁涉险滩,又要转移群众、搬运遇难者遗体,而且雨停后天气炎热,恶劣的环境让参战官兵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反映迟钝、焦虑抑郁,失眠亢奋、紧张多疑等不良心理反应在官兵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针对这种情况,支队组织心理医生深入一线,开设临时心理解压室,帮助官兵放松情绪压力,缓解心理应激反应。同时,政工干部利用饭后小块时间和每名官兵三五步路散散心,三五句话聊聊天,倾听大家所感所想,讲述所得所获,及时帮助参战官兵放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

关闭